不支持也不行啊。
因为第一道旨意之后还有一道精简衙署,削减官员的旨意。
这个时候刚搬家,好多家当刚刚送过来,桌子擦干净了,玻璃也安装好了,老婆孩子都开始准备在北京扎根了,一家老少全都扎土里去了,谁愿意被强硬地拔出来丢回老家种土豆去?
很显然,朱允炆的态度是:
要么官员与贪腐奢靡划清界限,要么朝廷与其划清界限。
面对强势的朱允炆,面对辛苦一个月搬过来的新家,面对官途与未来,所有官员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异口同声支持受贿罪与行贿罪同刑。
两个旨意一起跑出来,谁不听话就“精简”了你,反正朝廷愁着“裁员”人选,你自己跳出来,反而让吏部省了事。
再说了,受贿罪、行贿罪同刑为啥你不支持,你小子是受贿了还是行贿了?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你怕同刑干嘛?
虽说这次精简衙署、削减官员主要是针对各行省府州县,但在京官员也是能减少一些的。
前面两道旨意涉官场,第三道旨意关注的则是百姓。
经户部尚书夏原吉提请,朱允炆下旨,百姓夏税、秋税基准调整为二十二税一,山区、不适宜耕种之地,以其他货物折色,税率基准调整为二十五税一。
迁都最惠民的不是什么大赦天下,顾正臣不喜欢搞大赦,被关押起来必然是有原因的,不分青红皂白放出去,对受害人不公平。但“乔迁之喜”又不能不表示,索性惠民天下,降低农税。
虽说税降的幅度不大,但细微的下调更显理性与持续,既不会影响大明财政基础,也不会造成让降税成为昙花一现。
官员关注第一条旨意,商人关注第二条旨意,百姓关注第三条旨意。
朱允炆迁都三把火烧了起来,官员开始收敛,商人开始回归纯粹的商业,百姓开始欢呼。
朝廷的效率很快,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干衙署纷纷开门,官员安置到位,北京这个新的大明帝都开始了有序运转,传递文书的驿使日渐多了起来。
一辆马车缓缓行进,帘子始终拉开,一个脑袋半探出来,以好奇的目光看着路边的铺子。
马蹄声疾,呼啸而过。
于谦探出身子看了看驿使远去的背影,转过身看向赵术文:“赵训导,这才半日,就已经过去了二十三道驿使,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
赵术文淡然一笑:“二十三道还是少了,要知道金陵最多时一日驿使八百余。大明疆域何其大,每个地方错开,三五日发一封文书,天下府州县,都司、卫所,水师,重镇,草原等等,就会有无数文书送到金陵来。”
“八百余?”
于谦有些震惊,连忙问:“这么多文书,岂不是有上千件事需要处理?”
赵术文抓了抓胡须:“你以为在京官员都在忙什么,他们各司其职,每一日都需要处置不少事,日后你步入官场便会知道。勤勉勤勉,这里的勤,说白了就是多做事。若无那么多事需要处置,哪里还需要皇帝勤勉,需要大臣勤勉?你说的上千件事,只是外地公文,要知各司各衙署还有各自的事,皇帝需要处置各类公文……”
于谦愣住了。
原来以为自己够勤勉了,可现在看来,当官员更需要勤勉。未来有一日,自己也可能坐在衙署里被一堆公文围困,想要做成事,就必须有智慧、有能力,可以一眼看出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出应对之策,正确且果决地给出批文。
唯有如此,才能兼顾公务的同时查访民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开局无数复活币 原来我是洪荒圣人 大道成仙 从斗罗开始的反派生涯 修炼从吐血开始 原来我是乱古荒帝 凑数的队友竟是高手[电竞] 我能看见财富值 开局爆红的我怎么输啊 郁太太又在装娇弱 王者之开局加入长城守卫军 超级黑科技天才 不小心捡了一个宇宙 爱是河流 放学等我一起走 和珅 混在娱乐圈之老炮 万古第一宗 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