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76节(第4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76节(第4页)

先挑难的下手,是于谦的性格。

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暂时放一放并不影响大局,但关键的影响整体的,总需要先解决。

不拘泥于给出的次序,而是以主次来推进。

于谦看着策问题,不由得面色凝重起来。

整个儒学考试给定分值一百,其中策问独占四十。

而策问并非一道,而是两道,确切地来说,是四道题里选答两道,分值各二十。策问能不能回答得好,直接关系着整个行卷分值。

第一道策问:

今时经商日盛,有江浙、江西等地,百姓弃良田而经商。

问,良田荒废,民从商之,当如何应对?

于谦有些震惊,竟将商与民的问题放在县学考试之中,这可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钱塘弃田从商的并不是没有,毕竟不远就是杭州城,无数商人在那里狂欢,总少不了人手,而这些人手往往是一些原本应该耕作的丁口。

于谦翻阅过商学院的教材,知道商业的存在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资源的调配与流转、为朝廷贡献税收,吸纳无法依靠田地过活百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楚经商绝不能一棒子打死,可问题是,农耕是根,是本,若这个根本被动摇,那商业也会不复存在。

都没人耕作,没粮食吃了,谁还会花钱买商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平衡经商与耕作的问题,是重商还是重农的协调问题,也是一个极难把握分寸的问题。

于谦没想到今年钱塘县学的第一策问竟是如此难。

目光越过这道题,看向第二道策问:

今钱塘县文教虽兴,然扫盲依旧困难重重,丁口文盲者不喜、不愿、不从书算,当如何破之?

于谦挠了挠头。

这是个文教问题,落点不在钱塘社学、县学与私塾,而在于扫盲。

听闻这些年金陵扫盲很是成功,许多市井百姓都能手握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侃侃而谈,那里每年卖出去的典籍数量都极是惊人。

钱塘这些年确实也推扫盲,只可惜百姓配合者寥寥,哪怕是县学、社学一起出先生,也拉不来多少百姓。一些百姓刚开始还有兴趣来,可听了几日之后发现学不会干脆就不来了。

宁愿躺在床上也不愿学一两个字,还说识字也帮不了地里庄稼,难不成认几个字,稻谷就能长更高,更丰收?

这以前是社学、县学训导与县衙考虑的问题,如今成了策问,这群人到底是出题的,还是故意折腾人的,你们都没解决的事问我们……

不过扫盲问题总比商农问题简单许多,不涉朝廷大政方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原来我是乱古荒帝  开局无数复活币  王者之开局加入长城守卫军  凑数的队友竟是高手[电竞]  我能看见财富值  原来我是洪荒圣人  修炼从吐血开始  爱是河流  万古第一宗  大道成仙  混在娱乐圈之老炮  从斗罗开始的反派生涯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和珅  不小心捡了一个宇宙  玲珑  开局爆红的我怎么输啊  超级黑科技天才  郁太太又在装娇弱  放学等我一起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