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朝中……谁不要脸面啊?
此番突厥十余万大军攻朔州,破雁门,掠代州,困并州,兵锋远达晋州、绛州,都快到打到黄河边了,而李怀仁率兵北上,一个月内连战连捷……这样的战事是肯定要留于史册的,谁愿意在史书上留下这样不要脸的名声?
虽然三个人都很了解李善,但年龄最小的崔十一娘想的最明白,当然了也是因为李善私下与其说过……关键在于要表现出态度。
至于能不能成功……崔十一娘心想,应该是没办法了吧,谁肯去接手?
而此时已经进了两仪殿的凌敬瞄了眼刚刚在尚书省见了一面的太子。
呃,凌敬眼睛还挺尖的,察觉到李世民脸上怎么也掩饰不了的古怪笑意。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古怪(续)
两仪殿内,李渊举着报捷文书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在跳动,就差抚琴让李世民起身旋舞了。
一共只有四个嫡子,一子夭折,长子、幼子谋逆,如今只有二郎李世民一人,而且还是军功盖世,威望当世无二,说白了,李渊如今已经没有太多的欲望了。
其实在仁智宫事变之后,李渊的心态近乎于摆烂……后世对自己的评价肯定是比不上二郎的,但说到底,虽然是二郎实际上打下了天下,但大唐开国皇帝还是我!
但在遭遇到突厥入京兆、逼长安之后,李渊实在是忍不了,才会有了使李善征伐河东的想法……不能太丢脸啊!
但李渊也没想到,接下来居然这么诡异而顺利,都布可汗的自刎逼得李善不得不冒险出击,虽然在前些时日接到战报时候有过悔意,但一切都以完美的方式落幕。
李善这封军报详细的叙述了从并州开始的追击,苏定方、尉迟恭的突袭雁门关,程名振、黄君汉在蔚州的死战,以及定襄县的大火,到最后将突厥困于死地。
“朕数年前即言,此为世间第一流!”李渊大笑着看向李世民,“二郎,以你观之,如何?”
“略有弄险,但怀仁筹谋得当。”李世民笑着点头,“若是早生十年……”
“哈哈哈,此所谓惺惺相惜。”李渊啧啧道:“也难怪怀仁早择二郎,那时二郎还不肯接纳呢。”
李世民拱手道:“是孩儿之错,幸有父亲慧眼。”
听儿子这么吹捧,李渊更是得意……二郎统兵无敌,定关中,固河东,中原一战擒两王,抵定天下,可以说大唐之所以能在建国短短四五年一统天下,李世民才是no1。
但在天下一统之后,大唐的敌人是强大的突厥,而屡屡击败突厥的李善却是李渊一手简拔而起,这让李渊如何不扬眉吐气呢?
新进宰辅郑善果算是宰辅中相对与李善不太熟悉的,回忆起适才的战报,不禁啧啧称奇,隋唐两朝名将辈出,但如此年少就有如此军功,更有如此胆略的,除了李怀仁也只有太子了。
不过两仪殿内,李渊、李世民父子谈笑风生,而下面的宰辅都凝神闭息,都没有开口附和,只偶尔交换几个眼神。
李渊也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了,蹙眉问道:“如此大捷,子聪似有不悦?”
诸位宰辅中,陈叔达是性情最为刚烈的,或者说是什么心思都摆在脸上的,径直道:“代州大捷诚然有功,然魏嗣王以露布报捷,太过妄为。”
其他的几个宰辅都不吭声,有的如中书令萧瑀、尚书省右仆射郑善果也是这么想的,你李怀仁频频立功,先败都布可汗,后溃突利可汗,还以露布报捷,太过狂妄了……或者说太过跋扈了。
陛下倒是信重你,但太子殿下这边不会心生忌惮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程振兴文集 恋物语 ·英雄豪杰 牧野流星 猜不到的金主(骨) 草原的微笑文集 弹琵琶的小仙女 真少爷又被假少爷拿捏了 我被卖给触手当繁衍工具 上恋综之后被发现O装B 重生后我跟对家组CP 不纯勾引 诱拐小女人 楚地无风文集 绯色战姬催眠奸 夙愿 一条禁欲绿奴母狗的自述 只做一年闲凄 就是变态怎么了?(脑洞合集) 诱拐小吃货 [猎人]少女她日日被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