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三年前,在睿亲王的推动下大明开始调整海贸的贸易模式,不再单纯的只收白银,而是需要另外一种形式的财富,真正的财富。
比如说粮食、美酒、奴隶,甚至是某项技术,当然,黄金也是可以的。
这些东西大明的商人买来以后才有价值。
就在京师边上的天津卫港,大明开辟了一个新的市舶司,在这里每年都有数百万石的粮食登岸,也不一定只是大米和面粉了,包括玉米、土豆这类作物都已经作为商品流入。
粮食不会浪费的,因为人吃不下可以给动物吃。
商人是能发现这里的商机的,这些低价而来的粮食卖不出高价,他们就改变方法进行饲养,鸡鸭、猪羊的养殖规模全都起来了。
而肉,往外卖的价格可就高了。
这三家公司不属于户部管辖,所以载壡对它们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不过皇帝还是公事归公事,会下令三家公司每年向国库上缴利税。
而其规模,已经好几年没有低于10亿了。
国家是好的形势,载壡这个户部尚书当得就很难不称职,在他接手之时,国家每年的岁入在22亿元上下,几年以后得现在已经达到26亿元。
与此同时,开销却是可控的。
在原来的历史中,大明的开销主要是三块,第一是宗藩俸禄,第二是军饷,第三是官俸。
宗藩俸禄现在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官俸几经提升,至今也就在5亿元左右。在原本的正德年间,有人统计文官大约为2万4千名,武官有10万名。这比洪武年间的不到3万人实在是增长太多太多,尤其是有几个皇帝大肆授官,现在的朱厚照对冗官现象是一直在治理的,不说像洪武年那样精简,但维持在5-6万人还是可以的。
这样官员的平均年俸就在一万元左右,这是完全够花的。
但剩下的也不能都拿去当军饷。
实际上支出还和以前有一点不一样,在弘治以前,大明是地方政府顾自己的。
因为最初缴纳实物税,不便于运输,所以地方上缴之前就留了本级政府的花销,因而明朝国库总是看起来很拮据。
但是朱厚照改革税法以后,全部上缴货币,甚至银行的发展可以让地方税务直接就地存钱。
那么这个钱就不能让地方留了,而应该全部收归中央,然后由中央统一按需拨钱。
这也是皇权收归中央的一个体现,毕竟各级地方政府要开展工作都需要申请资金,那控制起来当然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在开支中,要加入地方政府的预算,这可是不少,小地方几千万,大地方上亿,几十个地方加起来么也是10亿的数量级。
剩余的约10亿岁入才能花在军饷上,当然其实也不是全部,这几年都在8亿元上下。毕竟还会有些重大工程需要投资。
而因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明显,所以这8亿元可不能算是原先的8千万两银子,这么庞大的军费实在夸张,具体的计算是没有标准的,只能用十三年前的一些商品物价进行类比,其实大约也就两千万两左右。
不过即便如此,现在的大明也绝对谈不上国库空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咸鱼后爸,反向带娃[穿书] 穿进末世剧本后我演起来了 穿书炮灰成了万人迷 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汉掐腰宠 穿成男主的契约魔兽[穿书] 穿成疯子徒弟的貌美师尊后 大佬的小祖宗太凶残了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八十年代顺风顺水 穿成恶毒炮灰后我成了团宠 放任 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 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 被读心后嫁给了心机男 强取豪夺了心机美人 和离后,他们都想娶我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在选秀奋斗的我总被迫修罗场 水天一色 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