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清楚人类的存在对世界有何意义,但是我的存在,对我本身是有意义的,乃至对我而言就是全部的意义。
这里又引出另一个前提设问,什么是“我”?
对此解答基础上,论证正因为我存在,才会思考什么是意义;又演进到存在就是意义本身;再演进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决定自己怎样存在。
当有人指出“怎样存在”才是“存在的意义”时,论述过程是精妙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回答——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存在?
孔孟与马恩,都在做这件事。
将视角切换到东方,或者说中国的启蒙时代,会发现那时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从一开始就是在解答“人们应当怎样存在”,演进了上述的所有过程。
意识乃至智慧的出现,是宇宙演变中那“遁去的一”;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二所生出的三。
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是“反者道之动”。
诸子百家学说在分歧之外,有什么共同的精神内核吗?墨尚同、杨特红、柯孟朝为什么能坐在一个酒桌上吵架,学习两千多年后的见知,同时让华真行给他们做菜?
先秦“子学”尽管有各自不同的主张,但几乎都有共同的内核——
他们不先决“理念世界”,不先验“绝对精神”,不隔离感性与理性,而是将感性视为理性的源头,论证人类理性的诞生,就是感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他们看来,理性来源于感性,所谓“理念世界”与“绝对精神”也都是感性的派生,是“人”的妄境。(这只是我的总结,妄境也是我自己构建的概念,或偏颇谬误。)
妄境并非没有意义,它是感性的极致;理性是感性的反思,是破妄的过程。
他们进而指出,对欲望的理解、节制以及运用,就是欲望得以实现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推演出各家不同的主张,然后寻求实现的方法,对“怎样存在”做出解答。
他们在那个时代给出的答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解题思路才是更重要的。
我一直很想专门做这方面的课题,但自觉学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只能先讲故事,比如这个华真行的故事,貌似正经的荒诞故事。
人人都有一个欢想世界。
第600章、还记得那个梦吗(下)
这是一个平静的日子,几里国与欢想国皆波澜不惊,民众们都很淡定。甚至有人听说消息后反倒很奇怪——难道我搞错了,欢想国怎么才成立,不是早就有了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染上小猫病了怎么办 迟迟春 星级猎人 【红袖热文】《穿成合欢宗炮灰,薅男主气运苟命》宋明棠 《炮灰不奉陪了[快穿]》 当满级大佬穿成圣父_千尽欢 【红袖热文】《穿成甄嬛传里宜修之女》灼华 人在九重BY白萱 淡彩 by 十九瑶「至番四上」 如果当年我二十几-遇见自己 《漂白的爱情》作者:雨天 当游戏道具照进现实 融进夜色里 将军夫人,请灿烂的活着吧。 不服输,就是嘴硬 遗憾之后 星空倒影 明星家教 《漂白的爱情》by雨天 不完整的他,不完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