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564节(第4页)

第564节(第4页)

上皇退位后闲暇时多,预备多与姜握一并去学校里走一走。

毕竟当年为帝时,诸事缠身,非大事大典难有空亲至上阳宫学校。

上皇心意已定,新帝遵照而行。

待新帝忙过奉上皇移居上苑事后,接下来却也不是如前例先册封皇后与后宫。

而是先为姨母兼大司徒加爵:姜握的爵位从高宗一朝的姜侯,至圣神皇帝一朝末,已累至国公(侯与国公之间并非差一等:中间还隔着县公、郡公)。

待到新帝登基,则加至王爵。

之后皇帝再加封妹妹太平公主为长公主,再加食邑。

待到两个女儿也由郡主封公主后,新帝方下旨立后,至此诸封完毕,各有大酺(即宴饮)。

可谓是忙到晕头转向,当真是直到四月初,新帝才腾出半日空来,前往姜府。

**

曜初是得知今日姨母回了府中,便特意来探望。

没想到正好又遇到姨母哄孩子——

曜初驻足于门口,见姨母手中拿着一物递给眼前的孩子,心道:姨母真是很喜欢这个叫做李白的小孩子。

居然将去岁才由航海船只带回来,如今还处于司农寺和农学院研究阶段的土豆也送给他。

还在特别温柔地哄他:“是,上次带你们去看熊猫,吃的儿童餐里面的炸薯条,就是这个做的。好吃吗?”

*

是的,在红薯、玉米、土豆三种明星作物中,是土豆拔得头筹,先来到了这片土地上。

其实论起真正历史上,在推广种植以及实际救灾的作用中,红薯无疑是远超过土豆的——

两者都是明朝进入华夏,但红薯的记载比较详细清楚,在万历年间就在救荒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金薯传习录》中有记:“温陵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故而,自明至清,多旱之地‘朱蓣(红薯)无人不种’,迅速推广开来,被称为‘救荒第一义’。

甚至明清两朝,好几位皇帝都特意下过圣旨,三令五申要求百姓种植这种‘功勋作物’。

譬如《清高宗(乾隆)实录》中就记载过,乾隆下旨各地“至甘薯一项,广为栽种,以济民食。”且颇见成效,年景不好的时候,红薯甚至成为了‘农民咸藉以为半岁粮’的半壁江山级别作物。*

相较之下,土豆,虽然也差不多同期传入华夏,但光彩就暗淡多了,可以说在官方和民间地位都远远不如红薯,记载也零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和谐关系》  【BL】《失忆沦陷》作者:楼兰是  《和豪门影帝闪婚后[穿书]》作者:金玉其内  莞美(1v2)  by你以为五条他妈不在乎吗她在横滨打了n年拳她的心早已像她的拳头一样火热了  【BL】《漂亮小可怜被Daddy娇养后》作者:卷个卷心饼  少帅夫人她身娇体软by  【BL】《怎么看我都是个优雅绅士》作者:成渊  by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  首发热文】《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宋熹之 贺景砚  少帅霸妻,强扭的瓜不甜也得甜 颜心 景元钊  H021《和宿敌互穿后,我该怎么办》作者海藻大王  《和张起灵的happyending》作者:予莉莉丝  《和福尔摩斯一起钓鱼》作者:玉楼笙歌  我在色情游戏里直播做爱  月亮和城堡(婚后,1V1)  酒与北戴河  少妇秘密情人  by人间荒唐(高HNPH)_余戳  少年阿宾 作者:不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