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围场
又称木兰秋獮或称木兰行围、木兰围猎、秋獮大典,是大曌皇帝参加的秋季狩猎活动,因古汉文称春季打猎为「蒐」,夏季打猎为「苗」,秋季打猎为「獮」,冬季打猎为「狩」,故称秋獮,或亦有人称之木兰秋狩、木兰秋猎等,「秋獮」通常在八月举行,其活动的木兰围场当时在承德府北境,煌羽朝时归承德府管。
+闈场始末
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雅称「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现在是大曌皇帝举行「木兰秋獮」之所,神武汗「秋巡塞外,举蒐狩之典,因喀喇沁部、敖汉部、翁牛部特诸旗敬献牧场,逐开灵囿」,或称原为内蒙古卓索图、昭乌达东二盟地,神武五年,正式设立围场,木兰为满语,即汉语哨鹿的意思,主要为打猎,且面积不大,煌羽十六年后,为锻鍊军队,在这里开闢了有别于清朝的全新狩猎场。
+闈场范围
主要由塞罕坝森林、御道口草原森林和红松洼三大景组成,最大的总面积有205万多平方公里,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125公里,包括河北省承德自制县全境、隆化县、丰寧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克什克腾旗部分。
煌羽十六年,木兰围场设立之初,根据围猎及训练军队需要,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里依照山的走向和动物分布情况,共划分为67围,后来又在原有67围基础上增加5围,达到72围,因此人们习惯称木兰围场72围,围与围之间以木栅栏或在沟口植柳,俗称「柳条边」为界。
+秋獮过程
秋獮分为布围、观围、行围、罢围四个步骤,其中,行围又分为驰猎、追击、阻截、聚歼,最后大臣向皇帝请奏解围结束几个步骤。
#布围:分三阶段,第一,是在五更天时由管围大臣统领喀喇沁王公,带领布围的1250名蒙古骑兵和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巴林、敖汉诸部提供的1908名围甲兵、虎枪手、嚮导及八旗军队等分头布围,第二,八阳旗官兵按八旗固定次序方位展开,以黄旗为核心,分两翼以红旗和白旗延伸围拢,蓝旗为两翼前哨,两翼都要服从黄旗指挥,由远而近绕围场而布围,两翼前各数骑拥纛飞驰,第三,两翼布围队伍军旗摇动,吶喊鸣金,压山而下,前哨进,后队依次而发,依山川大小、道路远近,最后形成15公里、25公里以及三四十公里的人并肩、马并身的地步,严严实实的形如铁桶一般的包围圈。
#观围:皇帝观围分猎前观围和猎后观围,合围后由管围大臣到皇帝居住的黄幔城请围,也称待围。请皇帝观围,皇帝在护从大臣和侍卫的簇拥下从行营来到看城,登上看城观看,这时黄旗指挥官发出号令,全军脱帽、举鞭、束马,高呼「玛喇哈(意为围毕)」。
皇帝一要看围猎队形是否整齐,相当于检阅队伍。二要看围内野兽多少,如果围的过多,就命令合围士兵开一个口子,放出部分野兽待以后繁殖,然后由指挥官执旗疾驰看城,礼毕,高呼「围毕,请皇上猎」。
#行围:分为驰猎(皇帝驰猎和皇子女、皇孙女、大臣、王公、八阳旗将士驰猎)、追击、阻截、聚歼等几个步骤,皇帝出看城,佩橐鞬,具弓矢,凭高立马,环视,举鞭,皇帝出猎时各班近卫尾随其后,有牵狗的、有驾鹰的、有递箭的、有专职护卫皇帝的安全的。
猛兽如果负伤逃跑,皇帝则命令一两个侍卫追杀,偌大个围子,眾多野兽,任一人信马驰猎,天威所临矢无虚发,有应矢即殪者,有带箭仍奔者,所获不计其数。皇帝猎后归看城陪皇太后观围,以考察皇子女、皇孙女、王公、大臣及八阳旗将士的表现,作为赏赐、任用、提拔的依据。
#罢围:行围结束,围中射获鹿的,官兵把鹿尾巴割下,用车运到幔城,以此计猎获之数等候皇帝颁赐,蒙古王公贵族和二品以上的官员获得野兽在皇帝面前跪献,皇室子孙射获的都要记入档册,以备皇帝奖赏,在煌羽朝的围猎中,因煌很注重勇气,所有如有队形不整齐,以及不奋勇追杀者,都要给予最严厉惩处,相反的,对于勇敢不怕死伤的人,则给予提拔或优恤。
+闈场内容
也就是塞罕坝森林、御道口草原森林和红松洼三大景。
#塞罕坝森林:是中原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蒙古语叫「塞罕达巴罕色钦」,意思是美丽的高岭,是「木兰围场」的第一部分,其中森林的佔地为109万亩,草原96万亩,森林復盖率达75.2%,独特的气候,造就了这里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塞罕坝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81科、312属、659种,有以狍子为主的兽类11科、25种,有以黑琴鸡为主的鸟类27科88种,主要设施为有:煌羽点将台、将军泡子、塞罕湖、塞罕塔和十里画廊。
#御道口:总面积一千平方公里,海拔1230米至1820米,是「木兰围场」的第二部分,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型高原气候,风景区内有原始草原70万亩,湿地20万亩,天然次生林50万亩,天然淡水湖21个,泉水47处,河流13条,是滦河发源地之一。有植物50科659种,野生动物100多种,山野珍品几十种,具有典型的生物多科性。这里春夏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秋季层林尽染,野果飘香;冬季银妆素裹,玉树琼花。
#位于围场满族与蒙古族部落西北,是「木兰围场」的第三部分,,总面积7300公顷,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候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c。红松洼面积110万亩,草原面积20万亩,森林復盖率高达78%,中原北方较大的草原风景区,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草丰美,是该县一处新兴的旅游胜地。这里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匯地带,地形结构和植被复杂。山地高原交相呼应;丘陵曼甸连绵起伏;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森林草原交错相连。尤其是浩瀚的林海与大面积天然草原浑然一体,优美壮观。
+演武发展
煌选择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有其政治目的和战略意义,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大曌王朝的战略要地,设立木兰围场之后,煌每年都要在这里以行围狩猎的方式演练军旅,推行「肄武绥藩」的国策,从而达到控制蒙古、震慑白俄罗斯国、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这时的木兰围场实际上已成为大曌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场所,是避暑山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尔哈苏行宫
位在闈场东北方,以蒙古族蒙古包为基础建成的行宫,煌题赐「布尔哈苏行宫」,又称为「围场厅」,在清朝是散厅,大曌朝则是正厅行宫,围场厅考评是「衝,繁,疲,难」,这也是当时县级编制地位的最高等级,是皇帝的御用猎场,皇帝亦在此接见蒙古部王公,明令禁止其他普通人居住,只有朝廷的八阳旗兵驻守管理。
主要作用为秋獮结束后,煌会在此设宴蒙古王公、官员及兵丁,并赐予食物、布匹、绸缎、钱款等物,当地盟长则代表所属蒙古各部在驻地向曌帝进宴,宴会中,会为主子表演蒙古民族传统的诈马(赛马)、什榜(蒙古乐曲)、教駣(驯生驹)、相扑(摔跤)等节目,宴会快结束时,当地盟长会向曌帝呈白马、白驼等,献「九白」之礼,表求对大曌朝廷的忠诚。
--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羽化之后 【首发】《暮春书信来》宋雅岑 黎郡飞 在轮回与未来之间 【首发】《我真不知她是女帝师》苏霆舟 柳映荷 【首发】《昔年情深似云烟》沈景程 唐芷柔 【首发】《爱到末路,只剩别离》周廷霄 林语柔 【首发】《时光辗转离别意》江骁麒 沈思瑶 【首发】《清风与你不相知》沈知娴 墨少衡 《枫树下的约定》 【首发】《思君难言离人别》段靳言 黎听雪 【首发】《月光曾披满我身》寻寒彦 江宁夏 【首发】《替身上位后,白月光转修无情道》云清意 苍冥 【首发】《挣脱爱的禁锢》程启航 纪云禾 【首发】《我的嫂嫂是虐文女主》宋白芷 霍景霆 《终是庄周梦了蝶》 【首发】《春风不识旧情》秦轩明 宋云琴 【首发】《昔日深情尽成灰(二)》谢晚凝 祁靖珩 【首发】《朝花暮色秋风瑟》孟朝颜 谢长晏(1) 【首发】《此情误我终生》简知遥 陆敬霆 【首发】《我的家人都被苏攻略了》徐暮云 时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