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的人当中不乏有些女孩子。
女孩子们虽然日后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没有必要出钱让她去念书。
但听说那个什么灵毓女学每年都招好些学费、伙食费、服装费全免的女童去念书。若是自家的女儿送到这种蒙学去免费学学,日后撞大运又考上了灵毓女学,日后可就发达了。
不用再花爹娘的银钱养她不说,还能嫁得更好,真是赚大了。
对于那些家中有些富余的银子,一心只想送儿子去参加科学考试,生怕将儿子送到这种双语蒙学去会耽误了儿子功课的人来说,这个蒙学的出现对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他们只要按照以前的生活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季兴邦也不强制他们一定要学西南夷的语言,所以与他们也没什么冲突。
当然,季兴邦大手笔的动作是瞒不过周巡抚大人的。
不过周巡抚大人看到季兴邦出手针对的都是些年幼的孩子,觉得这些孩子便是学会了汉文化起了不臣之心也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不影响他现在的政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二便是——两种民族若是想要交流,只学口语也是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的,无需很辛苦地去学对方的文字,当然,有研究目的的他们这些官员需要好好学,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不需要。
孩子们现在其他族的字没学会几个,但是口语交流已经基本上都没有问题了,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日常也足够用。
在这个年头里,百姓们的识字率也是很低的,所有汉族的人也并不一定需要会写汉字才能够互相交流——大字不识的老农民也能与别人好好的说话呢。
所以百姓们要与其他的西南夷交流,只学口语也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季兴邦推广对方语言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季兴邦发明了一种很简单的“汉字注音法”。就是把西南夷各族的常用语言生硬的翻译成汉字,百姓们不用记住百夷族各族语言文字的语法,不用懂那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只要记着那句话的发音就可以了。
就以与汉人接触最多的百夷族的语言来说。
汉语“我喜欢你”,用百夷语来说就是“高还来某”。“吃饭”就是“金好”。“祝你一切都好”就是“入里金旺”。“一、二、三、四、五”就是“冷、爽、桑、信、哈”……(注1)
然后,季兴邦总结了一两百句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场景,比如说问好、问天气、问路、问价钱等等,集结成一本小册子,在整个西南省发行。
这样一来,只要识汉字的人拿到这本小册子,就能根据读音简单的与遇到的西南夷众人交流。
百姓们不识字也没关系,季兴邦安排人经常在傍晚饭后大家闲坐时光在衙门口专门诵读这些,凡是有兴趣的百姓可以免费去听。
这样一来,想学西南夷语的百姓们可以免费学到西南夷各族的语言,而想学汉语的西南夷各族百姓也能免费学到汉语,大家其乐融融。
尤其是在一些边境地区,本来就有一些两族互市的情况。以前两族人买个东西,交换个东西前还要比划半天,鸡同鸭讲半天,很难交流。
但是这么一来之后,双方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多了。
以前两族人只知道对方简单的字词,不太明白对方的语法,说话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矛盾冲突。
比如,百夷族语和汉语的语序是不一样的,若是他们想要热情待客,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来我家玩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追暮之曦 【短篇】联姻老公送秘书游艇,我拆船砸车教做人 作者:佚名 【说爱前,先分手】毕竟深爱过 【完】先知后觉 【短篇】老公死后,我继承五百万债务闺蜜却疯了 作者: 【短篇】被三个男人联手背叛后,我杀疯了 作者: 【短篇】老公为金丝雀点天灯,我杀疯了 作者:贝果杀手 伺机而动 仲裁调解局X復仇者联盟 【妙笔故事会】多是相思已无意 【短篇】老公将我的千万保姆车送给了女明星 作者:小故事 【短篇】老婆让我给情夫做私人助理后,她后悔了 作者:佚名 【短篇】老公害死自闭症儿子后悔疯了 作者: 雪融了,霜也化了 七零极品小姑手握手术刀 弧光灯与审美距离 【妙笔故事会】从此爱意永别离 被献上的美人 【短篇】老公用点天灯拍来的私密照换我99件事 作者: 【短篇】老婆初恋擦伤腿后,她打断我双腿哄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