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帝居延部落主
周静帝初,居延部落主勃都骨低凌暴,奢逸好乐,居处甚盛。忽有人数十至 门,一人先投剌曰:“省名部落主成多受。“因趋入。骨低问曰:“何故省名部 落?“多受曰:“某等数人各殊,名字皆不别造。有姓马者,姓皮者,姓鹿者, 姓熊者,姓獐者,姓卫者,姓班者,然皆名受。唯某帅名多受耳。“骨低曰: “君等悉似伶官,有何所解?“多受曰:“晓弄碗珠。性不爱俗,言皆经义。“ 骨低大喜曰:“目所未睹。“有一优即前曰:“某等肚饥,臈臈怡怡,皮漫 绕身三匝。主人食若不充,开口终当不舍。“骨低悦,更命加食。一人曰:“某 请弄大小相成,终始相生。“于是长人吞短人,肥人吞瘦人,相吞残两人。长者 又曰:“请作终始相生耳。“于是吐下一人,吐者又吐一人。递相吐出,人数复 足。骨低甚惊,因重赐赍遣之。
明日又至,戏弄如初。连翩半月,骨低颇烦,不能设食。诸伶皆怒曰:“主 人当以某等为幻术,请借郎君娘子试之。“于是持骨低儿女弟妹甥侄妻妾等吞之 于腹中。腹中皆啼呼请命,骨低惶怖,降阶顿首,哀乞亲属。伶者皆笑曰:“此 无伤,不足忧。“即吐出之,亲属完全如初。
骨低深怒,欲伺隙杀之。因令密访之。见至一古宅基而灭。骨低闻而令掘之, 深数尺,于瓦砾下得一大木槛。中有皮袋数千。槛旁有谷麦,触即为灰。槛中得 竹简书,文字磨灭,不可识。唯隐隐似有三数字,若是“陵“字。骨低知是诸袋 为怪,欲举出焚之。诸袋因号呼槛中曰:“某等无命,寻合化灭。缘李都尉留水 银在此,故得且存。某等即都尉李少卿般粮袋,屋崩平压,绵历岁月,今已有命, 见为居延山神收作伶人,伏乞存情于神,不相残毁。自此不敢复扰高居矣。“骨 低利其水银,尽焚诸袋。无不为冤楚声,血流漂洒。焚讫,骨低房廊户牖悉为冤 痛之音,如焚袋时,月余日不止。其年骨低举家病死,死者相继,周岁无复孑遗。 水银后亦失所在。
○刘讽
文明年,竟陵掾刘讽,夜投夷陵空馆,月明下憩。忽有一女郎西轩至,仪质 温丽,缓歌闲步,徐徐至中轩,回命青衣曰:“紫绥,取西堂花茵来,兼屈刘家 六姨姨、十四舅母、南邻翘翘小娘子,并将溢奴来,传语道此间好风月,足得游 乐。弹琴咏诗,大是好事。虽有竟陵判司,此人已睡明月下,不足回避也。“
未几而三女郎至,一孩儿,色皆绝国。于是紫绥铺花茵于庭中,揖让班坐。 坐中设犀角酒樽,象牙杓,绿罽花觯,白琉璃盏,醪醴馨香,远闻空际。女郎谈 谑歌咏,音词清婉。一女郎为明府,一女郎为录事,明府女郎举觞浇酒曰:“愿 三姨婆寿等祇果山,六姨姨与三姨婆寿等,刘姨夫得太山府纠判官,翘翘小娘子 嫁得诸余国太子,溢奴便作诸余国宰相,某三四女伴总嫁得地府司文舍人,不然, 嫁得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则平生素望足矣。“一时皆笑曰:“须与蔡家 娘子赏口。“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曰:“刘姨夫才貌温茂,何故不与 他五道主使,空称纠判官,怕六姨姨不欢,深吃一盏。“蔡家娘子即持杯曰: “诚知被罚,直缘刘姨夫年老眼暗,恐看五道黄纸文书不得,误大神伯公事。饮 亦何伤。“于是众女郎皆笑倒。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须传 翠簪,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 令紫绥下坐,使说令,紫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笑,曰: “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
三更后,皆弹琴击筑,齐唱迭和。歌曰:
明日清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
绿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又歌曰:
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
西楼美人春梦中,翠帘斜卷千条人。
又歌曰:
玉户金釭,愿陪君王。邯郸宫中,金石丝簧。
卫女秦娥,左右成行。纨缟缤纷,翠眉红妆。
王欢转盼,为王歌舞。愿得君欢,常无灾苦。
歌竟,已是四更。即有一黄衫人,头有角,仪貌甚伟,走入拜曰:“婆提王 屈娘子,便请娘子速来!“女郎等皆起而受命,却传曰:“不知王见召,适相与 望月至此。既蒙王呼唤,敢不奔赴。“因命青衣收拾盘筵。讽因大声连咳,视庭 中无复一物。明旦,谛视之,拾得翠钗数只。将出示人,更不知是何物也。
○董慎
隋大业元年,兖州佐史董慎,性公直,明法理。自都督以下,用法有不直, 必起犯颜而谏之。虽加削责,亦不惧,必俟刑正而后退。尝因事暇偶归家,出州 门,逢一黄衣使者曰:“太山府君呼君为录事,知之乎?“因出怀中牒示慎。牒 曰:“董慎名称茂实,案牒精练,将分疑狱,必俟良能,权差知右曹录事者。“ 印处分明,及后署曰倨。慎谓使者曰:“府君呼我,岂有不行,然不识府君名谓 何?“使者曰:“录事勿言,到府即知矣。“因持大布囊,内慎于中,负之趋出 兖州郭,致囊于路左,汲水为泥,封慎两目。
慎目既无所睹,都不知经过远近,忽闻大唱曰:“范慎追董慎到。“使者曰: “诺。“趋入。府君曰:“所追录事,今复何在?“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 漏泄,向请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府君大笑曰:“使一范慎追一董慎,取左曹布 囊盛一右曹录事,可谓能防慎矣。“便令写出,抉去目泥,便赐青缣衣、鱼须笏、 豹皮靴,文甚斑驳。邀登副阶,命左右取榻令坐,曰:“藉君公正,故有是请。 今有闽州司马令狐實等六人,置无间狱,承天曹符,以實是太元夫人三等亲,准 令式递减三等。昨罪人程翥一百二十人引例,喧讼纷纭,不可止遏。已具名申天 曹。天曹以为罚疑唯轻,亦令量减二等。余恐后人引例多矣,君谓宜如何?“慎 曰:“夫水照妍蚩而人不怒者,以其至清无情,况于天地刑法,岂宜恩贷奸慝。 然慎一胥吏尔,素无文字,虽知不可,终语无条贯。常州府秀才张审通,辞彩隽 拔,足得备君管记。“府君令帖召。
俄顷审通至,曰:“此易耳,君当判以状申。“府君曰:“尹善为我辞。“ 即补充左曹录事,仍赐衣服如董慎,各给一玄狐,每出即乘之。审通判曰:“天 本无私,法宜画一,苟从恩贷,是恣奸行。令狐寔前命减刑,已同私请;程翥后 申簿诉,且异罪疑。倘开递减之科,实失公家之论。请依前付无间狱,仍录状申 天曹者。“即有黄衫人持状而往。少顷,复持天符曰:“所申文状,多起异端。 奉主之宜,但合遵守。周礼八议,一曰议亲,又元化匮中释冲符,亦曰无不亲。 是则典章昭然,有何不可。岂可使太元功德,不能庇三等之亲。仍敢愆违,须有 惩谪。府君可罚不紫衣六十甲子,余依前处分者。“府君大怒审通曰:“君为情 辞,使我受谴。“即命左右取方寸肉塞却一耳,遂无闻。审通诉曰:“乞更为判 申,不允,则甘罪再罚。“府君曰:“君为我去罪,即更与君一耳。“审通又判 曰:“天大地大,本以无亲;若使奉主,何由得一?苟欲因情变法,实将生伪丧 真。太古以前,人犹至朴,中古之降,方闻各亲。岂可使太古育物之心,生仲尼 观蜡之叹。无不亲,是非公也,何必引之。请宽逆耳之辜,敢荐沃心之药。庶其 阅实,用得平均。令狐寔等并请依正法。仍录状申天曹者。“黄衣人又持往,须 臾又有天符来曰:“再省所申,甚为允当。府君可加六天副正使,令狐寔、程翥 等并正法处置者。“府君悦,即谓审通曰:“非君不可以正此狱。“因命左右割 下耳中肉,令一小儿擘之为一耳,安于审通额上,曰:“塞君一耳,与君三耳, 何如?“又谓慎曰:“甚赖君荐贤以成我美,然不可久留君,当寿一周年相报耳。 君兼本寿,得二十一年矣。“即促送归家。
使者复以泥封二人,布囊各送至宅,欻如写出,而顾问妻子,妻子云:“君 亡精魂已十余日矣。“慎自此果二十一年而卒。审通数日额角痒,遂踊出一耳, 通前三耳,而踊出者尤聪。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亦呼为 鸡冠秀才者。慎初见府君称邻,后方知倨乃邻家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艳异编 西游真诠 十二笑 汉末英雄记 北里志 谐铎 萨真人得道记 上古秘史 连城璧外编 剪灯余话 九云记 唐摭言 俗话倾谈 隋唐嘉话 金莲仙史 女仙外史 七真因果传 天女散花 斩鬼传 np文女配她修身养性(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