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二十八 惰中累</b>
八面观音
朱象贤《闻见偶录》:八面观音,乃是吴三桂侄孙女郭壮图的儿媳。清世祖定鼎北京后,攻打盘据在云南的前明永历帝。
吴三桂等,奉命由粤西、四川,直入云南,到达省城时,永历帝已逃出阿瓦,前往缅甸避难。吴三桂悬赏重金,捕获永历帝,将其缢杀于贵一陽一。吴三桂因功被封为江西王,驻守在云南。他在城西建造府第,东有翠海池,今俗称菜海子,即其故址。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发动叛乱,抗命僭号,后在攻打长沙时身亡。其孙吴世璠,自称皇帝,改元洪化。康熙十七年(),朝廷讨伐军亦由粤西攻入云南省城,将军蔡毓荣被任命为云贵总督。省城被攻破,吴世璠自缢而死,吴氏家属,按例都应逮捕入官府管制。郭壮图的儿子儿媳,亦在其列。他们都被拘禁在督署花园,即郭壮图故宅,等候着注册押解。蔡毓荣前往园中查看人犯,见有美貌妇人两名,一名四面观音,更漂亮的一个名为八面观音。看见蔡毓荣吸烟,八面观音连忙上前服事。蔡毓荣对她十分爱悦,于是有心为她开脱和隐匿。
随后便将她的名籍抹去,纳为自己的小妾。吴氏其他家属都被解送京师。后来,蔡毓荣的事情败露,而此时八面观音已经怀孕,但又不得不送交朝廷;押送至中途时,八面观音不幸死亡。
蔡毓荣因此被撤职。云南乃蛮荒之地,以“观音”为最美的称呼。“四面观音”,意思是说这女于的前后左右无处不美;而说“八面观音”,更是极言其美貌无比,非仅正四面而已。我出游云南,听到当地有此传说,故而述之聊供欣赏。
绿珠
乐史《绿珠传》:绿珠,姓梁,白州博白县人。白州在南昌郡,古粤地,秦象郡,汉合浦县地。唐朝武德初年,朝廷削平萧铣,于此地设置南州,不久改名为白州,取白江为名。白州境内有博白山、博白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
山上有池,池中有婢妾鱼。绿珠就出生在双角山下,长得美艳绝伦。粤地风俗,以珠为上乘宝物,生女叫珠娘,生男叫珠儿。
绿珠由此而得名。
西晋时,石崇出任交趾采访使,用三斛珍珠将美女绿珠买回家中。石崇有处别墅,在河南金谷涧,涧中有条金水河,发源于太白山。石崇即在此为绿珠大修园馆。绿珠擅长吹笛,又善跳《明君舞》。明君即汉元帝妃子,匈奴单于入朝,元帝诏王嫱配嫁单于,此即王昭君,后称明君。昭君临行前告别元帝时,光彩射人,元帝甚为后悔,很想把她留下来,怎奈难以更改。汉朝人怜叹她远嫁大漠,作有一首歌曲。石崇自制新歌词,教绿珠唱舞。其歌云:我本良家子,将适单于庭。
哀郁伤五内,涕泣霑珠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伫于穹庐,加我瘀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石崇又自作《懊恼曲》赠与绿珠。
石崇养有美女一千多名,选择数十名装饰一番,同等打扮,令人难以分别上下。刻玉做成倒龙佩,融金做成凤凰钗,如云美女结袖绕楹而舞。假如要召幸某美女,不呼姓名,只是听环佩声,看金钗颜色。佩声轻之人居前,钗色艳者居后,按规定次序进幸。赵王司马伦扰乱朝纲,奸贼孙秀派人来索取绿珠。
石崇正登上凉台,临靠清水纳凉,众妇人在旁侍候。使者转告孙秀的意思。石崇即刻叫出数十名侍婢,让使者从中任意选择。
这些侍婢,个个都是绝色美女,香气四溢。使者说:“您的侍婢个个美丽无比。只是我受命索要绿珠,不知哪位是她?”石崇勃然大怒说:“绿珠是我的所爱之人,决不能给予别人!”
孙秀得知此事后很是恼怒,便向赵王司马伦进谗言,唆使赵王族灭石崇。禁卫军已到石府,石崇对绿珠说:“我现在为了你犯了大罪。”绿珠哭着说:“愿一死报答您的恩情。”石崇加以阻劝。绿珠于是跳楼自杀。石崇亦被弃尸于东市。当时人称那楼为“绿珠楼”。楼址在步庚里,近狄泉。狄泉在王城的东边。
绿珠有个弟子叫来韩,长得天姿国色,善吹笛,后被晋明帝纳进宫中。而今白州有一派水,源自双角山,与容州江汇合,被称为“绿珠江”。这就像旧州有昭君滩、昭君村、昭君场和吴地有西施谷、脂粉塘一样,都是取美女出处为名。又有绿珠井,在双角山下。老辈们传说:取此井水饮,生女必定美丽。
乡里有识之士,认为美色无益于时,便用巨石将井填塞。此后,虽然当地人所生女儿也够得上端庄美丽,但七窍四肢,多有残疾。奇哉!山水之使然啊!昭君村生女后,都故意灸破其颜面,故而白居易有诗说: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清平山堂话本 八洞天 无声戏 李文忠公事略 阅微草堂笔记 五色石 智囊全集 剪灯新话 十二楼 今古奇观 逆后宫男配掰弯系统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醒梦骈言 豆棚闲话 西京杂记 连城璧 石点头 甲申朝事小纪 女聊斋志异 会仙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