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古今情海 > 卷二十六 情中憾(第1页)

卷二十六 情中憾(第1页)

<b>卷二十六 情中憾</b>

怜薄命

《辍耕录》: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天台黄岩人。

他曾经到江西武宁游历,且生活陷入窘境。有个富家翁喜欢他的才学,便招他做了上门女婿。住了二三年,戴复古忽然提出要回老家。妻子问他何故,他告诉说家中早有妻子。妻子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勃然大怒。但女儿却婉言劝解他,并将自己的所有妆奁赠给戴复古,让他带给家中的妻子。另外,还为戴复古写了一首饯别词: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

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上。

戴复古走后,这位可怜的江西女子便投水自尽了。

彩凤随鸦

《今是堂手录》:杜大中自行伍出身而官至宰相,缺乏对万物的亲情,西边人称他为“杜大虫”。即使妻子有小过错,也加以杖责。他有个爱妾,才华与姿色都很美。杜大中平日的信件表奏都出自这个爱妾之手。有一天,杜大中正睡觉,这个爱妾看见案几上有副很好的纸笔,趁机手书下一阕《临江仙》词,里面有“彩凤随鸦”之语。杜大中醒来后看到这首词,大怒道:“让你见识见识我这乌鸦是如何打你这个凤凰的!”于是用掌猛打爱妾的脸,一直把她打得颈项折断而死。

留人不留人

《诚斋杂记》:陈朝沈皇后是望蔡候君理的女儿。由于张贵妃正得宠,沈皇后往往半年也难以蒙爱陈后主的临幸;即使临幸,后主也是点个卯就走。有一次,陈后主临幸时对沈皇后说:“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沈皇后回答说:“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我苦为留。”

吝将嫁服换征衣

《隋书·张定和传》:张定和,字处谧,京兆万年人,自幼贫贱而有志节。起初做侍官时,正遇上平定陈朝的战役,他被选调出征,却连行装也无钱置办。他的妻子有副出嫁时带来的被服闲置未用,于是打算送去当些钱,他的妻子却吝惜不肯。

定和只好简装出行。后来,他以战功被朝廷拜为开府仪同三司,赐帛千匹,回家来就把妻子休弃了。

王琼奴

《泾林杂记》:王琼奴,字润贞,浙江常山人。琼奴两岁时父亲即死,母亲童氏只得带着她改嫁给一个叫沈必贵的富人。沈必贵没有子女,便把琼奴当亲生女儿一样宠爱。琼奴十四岁时,雅善歌词,兼通音律。德(品德)、言(言诗)、容(容貌)、工(女工),这四种女子的品质,琼奴都具备。因此远近人家争相求亲纳聘。其中同里的徐从道、刘均玉两家,求婚之心甚为迫切。徐从道的儿子名苕郎,刘均玉的儿子名汉老,都是仪容秀整的青年,并且都与琼奴同岁。徐家本是显贵之后,如今颇清贫;刘家如今是暴发富户却出身平民。沈必贵犹豫迟疑,不知跟哪家订亲是好。一天,他向族中一个有见识的人请教,那人为之出谋划策道:“择女婿是件有关礼教的大事。你把徐、刘两家公子召来,一一进行面试。”沈必贵依计行事。

于是在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早晨,张筵大会宾客。乡里一些有名望的人,都集中到沈家庭堂。刘均玉、徐从道也各携儿子来到。汉老虽然像貌齐整,但登降揖让,未免有些矜持;苕郎衣冠朴素,举止自如。席中有位叫沈耕云的长者,他是沈姓族长,号称最会知人。一见这两个书生,他心中已经默识其优劣了。

他指着墙上挂的四幅画,即《惜花春早起》、《爱月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让二人以诗咏之。汉老依恃富家,懒事诗书,听到咏画之命,便张目仰视,露出一幅憨愚模样。苕郎则从容命笔,顷刻而成四首诗章,引得沈耕云啧啧称赏。其咏《惜花春起早》云:胭脂晓破湘桃萼,露重茶蘼香雪落。媚紫浓遮刺绣窗,娇红斜映秋千索。辘轳惊梦急起来,梳云未暇临妆台。笑呼侍女秉明烛,先照海棠开未开?

咏《爱月夜眠迟》云:

香肩半亸金钗卸,寂寂重门锁深夜。素魄初离碧海壖,清光已透朱帘罅。徘徊不语倚阑干,参横斗落风露寒。小娃低语唤归寝,犹过蔷薇架后看。

咏《掬水月在手》云:

银塘水满蟾光吐,嫦娥夜夜冯夷府。荡漾明珠若可扪,分明兔颖如堪数。美人自挹濯春葱,忽讶冰轮在掌中。女伴临流笑相语,指尖擎出广寒宫。

咏《弄花香满衣》云:

铃声响处东风急,红紫丛边久凝立。素手攀条恐刺伤,金莲移步嫌苔湿。幽芳撷罢掩兰堂。馥郁余香满绣房。蜂蝶纷纷入窗户,飞来飞去绕罗裳。

刘均玉见儿子汉老连一句诗也写不出来,大以为耻,竟然等不到席散就逃走了。于是四座合词,皆以苕郎为好,这桩婚议便宣告成功。不出一月,徐家便择吉日到沈家下聘。沈必贵因为太爱这个女婿,想经常能见到他。于是让苕郎到沈家书馆中读书进学。偶然有一次,童氏小病,琼奴正侍候母亲喝汤药。

苕郎进房向岳母问候病体,琼奴避之不及,于是二人初次相见于母亲病榻前。苕郎见琼奴姿容绝世,出房后私下里高兴不已。

他封了一幅红笺,让婢女送与琼奴。琼奴拆开一看,原来是空纸,不禁笑将起来,写下一首绝句,聊以作为对苕郎相送红笺的答赠。其诗云:茜色霞笺照面频,玉郎何事大多情?

风流不是无佳句,两字相思写不成。

苕郎将琼奴的赠诗拿到外面,在汉老的面前自夸自说。汉老正恨苕郎夺去他的佳配,便回家将此事说给父亲听。刘均玉不将议婚不成归咎于儿子无才无学,反而对徐、沈两家切齿痛恨。于是,他以重罪诬告徐、沈两家,让其不得辩解。致使徐家谪戍辽一陽一(辽宁辽一陽一一带),沈家迁戍岭南(广东、广西一带),都是全家俱往。两家诀别之际,黯然销魂,围观的人都为之下泪。

自此以后,两家南北各不相闻。后来,沈必贵谢世,家道零落。只有童氏母女二人度日,萧然茅店,卖酒路旁。虽然是在患难之中,琼奴再也没有改变昔日那种美丽的姿容神态。但那俨然一表青春,其风韵粉质,异于常人。有个姓吴的指挥使喜欢琼奴的容貌,打算娶琼奴为妾。童氏说女儿已许配于人,没有答应。吴指挥知晓沈、徐两家情况,便遣媒人来酒店对童氏母女说:“徐郎从戍辽海,死生未卜。纵然万幸无恙,又怎能到这里来成亲呢?”琼奴坚然不肯。吴指挥便以势相压。童氏害怕了,她与女儿商量道:“苕郎一去五载,音讯全无。你的终身大事,恐怕终归不可靠呵!况且我俩这异乡孤寡,有什么计策能抗拒那个彪悍的将军呢?”琼奴哭泣说:“徐家本是为我遭祸,背之不仁不义,女儿我只有一死罢了!”于是赋了一首《满庭芳》词以自誓道:彩凤分群,文鹓失侣,红云路隔天合。旧时院落,画栋积尘埃。谩有玉京离燕,向东风似诉悲哀。主人去,卷帘恩重,空室亦归来。泾一陽一憔悴女,不逢柳毅,书信难载。叹金钗脱股,宜镜离台!万里辽一陽一郎去也,甚日重回?丁香树,含花到死,肯傍别人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十二楼  会仙女志  智囊全集  八洞天  豆棚闲话  剪灯新话  逆后宫男配掰弯系统  石点头  五色石  连城璧  阅微草堂笔记  无声戏  醒梦骈言  清平山堂话本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西京杂记  甲申朝事小纪  女聊斋志异  李文忠公事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