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声色志》:妓一女陈玉卿是广陵人。她本是良家女子,聪颖敏慧,能诗工弈。不幸的是,父母早亡,只得依靠叔父生活。而她的叔父又是个无赖,见侄女长得漂亮,就设计把她卖到妓院里。乙亥年的夏天,她随鸨母辗转迁移到苏州。苏州是妓一女云集的场所,她们极会修饰打扮自己,素以玉卿芝兰自赏,不屑与那些初登妓场的小姐妹为伍。因此玉卿在当时没什么名气。
缕馨仙史是位知名人士,一见玉卿,就为她所倾倒,遂赋诗褒扬她。于是乎,声名大振,王孙公子走马灯似地来往于她家,无不以入迷香洞,在照春屏题诗为荣。玉卿对待客人,虽然应酬得体,但倾心的极少,独与浙西的陆吉仙及缕馨仙史二人向慕流连,缱绻倍至。吉仙曾赠给玉卿一首诗,玉卿步韵和道:“愁眉深销怨芳时,佳句飞来比色丝。
从此春江花月夜,新歌不唱唱新诗。”
她还叠韵赠缕馨仙史云:
“画楼寂寂鎻芳时,烦恼多于十丈丝。
只有鹦哥能解事,口衔红豆记新诗。”
其诗颇清婉可诵。
玉卿住在小东门外,屋内低下狭小,屋外尘土飞扬,噪音不断,不堪驻足。某君开玩笑地说:“凤凰也栖于枳棘中吗?
”玉卿随串应道:“凤凰何敢当,我这一生好似鹦鹉困在樊笼中而已。”
其聪颖如此。
大姑
《清代声色志》:相传秦淮有个名妓号为大姑。某观察很眷恋她,曾太傅为此戏作一联诗云:“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钳魂。”
一时传为美谈。
荷官
《清代声色志》:百文敏公出任两江总督的时候,江西中丞胡果泉设筵宴请他,并召戏班前来祝兴。其中有个叫荷官的艺人,先前是京师菊部名角之冠,文敏和他非常亲近。这一日正逢荷官登场献艺。文敏见之喜形于色,就问身旁的人说:“这不是荷官吗?为什么到这里来了?人也长大了,难怪我老夫鬓发斑白了。”戏罢,荷官来到文敏公面前,跪倒请安,并捋着他的戏装胡须说:“太师不老,不过是用了官府的服饰貂蝉口白才显得老了些。”文敏听罢大喜,随与荷官满饮三杯说:“你可谓荷老尚余擎雨盖,老夫可谓菊残犹有傲霜枝。”
赶三
《清代声色志》:赶三是京城有名的第一丑角,为人诙谐。
一天在皇宫演戏,皇室贵人将要陆续落座时,他忽然独自跑上台来吊场,表演小品皇帝落座说:“你们看我是假皇帝尚且得坐,那真皇帝还日夜侍立,又何曾落座呢?……”当他看到三位王爷到来时,又扮作老鸨母的模样扯着高嗓门喊道:“老五老六老七出来见客呀!”当时京城的妓一女大多分二行,按排行称呼她们。而这时是惇、恭、醇三位王府的王爷落座听戏,赶三竟用妓院的行话戏弄他们。恭王爷本来就洒脱不羁,喜欢诙谐,因而听了大笑。醇王爷本来恭谨,虽然听了不高兴,然而坐在太后的旁边不敢多言。惇王爷平时就严正,听了大怒:“何等狂奴,敢如此放肆无礼。”遂喝叱侍从把赶三当场拿下,重打了四十大板。
马湘兰
《清代声色志》:马湘兰诗云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
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马湘兰长得楚楚动人,名冠一时。相传湘兰长着一双大脚。
江都的陆无从以诗戏弄她说:
杏花屋角响春鸠,沈水香残懒下楼。
翦得石榴新样子,不教人见玉双钩。
湘兰,名守真,小字月娇。因为善于画兰花,故号称湘兰,所居在秦淮胜景处。湘兰五十岁的时候,有个乌一陽一少年追求爱慕她,坚决要娶她为妻。湘兰笑道:“外人以为我私卿,犹如卖珠儿。哪里有年过半百的青楼人,才拿起畚箕扫帚作新媳妇的呢?”听到的人无不捧腹叫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李文忠公事略 豆棚闲话 西京杂记 八洞天 阅微草堂笔记 五色石 石点头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智囊全集 清平山堂话本 连城璧 逆后宫男配掰弯系统 会仙女志 甲申朝事小纪 剪灯新话 无声戏 女聊斋志异 醒梦骈言 十二楼 今古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