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怜才胜好色,酒醒枕畔唤卿卿。
诗成,两人相对泣下。此事发生在清咸丰壬子年秋季的一个夜晚。
不久,金陵沦陷,彼此分散,待城池恢复平静后,已是凤去台空。某生以为莲霞早就香消玉碎,伤心不已。二十年后,某生已成达官贵人。一天,他拜客出门,见一位老妇人面色惨淡,从车旁走过,还边走边说:“悔余翁,红药生,剑舞叟,皆死。世无知音,以千金市骏骨,与其伍谷子,宁赴西江,偕屈灵均作佳偶耳!”某生听了这话觉得奇怪,不知哪里来的妇人在感叹生不逢时,世无知音,要效法屈原投汨罗江而去。第二天,守门人进来向某生通报:“有位老妇人求见!”某生让他引妇人进来。老妇人一走进堂门,就伏在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您身为贵人,还认识莲霞吗?”某生吃了一惊,忙让她坐下。妇人向某生讲述了别后的遭遇,说着说着,悲从中来,不敢抬头看某生。某生也很感伤,勉强安慰她。遂招集志同道合者为她传播名声。幸而莲霞一枝枯管,尚能横扫千人,因而靠着舞文弄墨,免除冻饿之苦。呜呼,当年绮罗梦,均付之断肠。此日穷途,不堪回首。美人迟暮,名士飘零,千古伤心,如出一辙。
李爱珠
《清代声色志》:李爱珠,住在吴下的宋仙洲巷。她佻荡笑谑,好像没什么心机。茂才江建霞曾去拜访她,爱珠见他扇面上有自书的诗句,就吟咏了三遍。建霞很惊讶,没想到她还识字,问她如何学的,她不回答。建霞猜想她有隐衷,便也不加多问,只是对她更加厚爱。自此以后,建霞每次来,她都向他索求诗稿。一天,爱珠拿出一张小笺,写了三首绝句赠给建霞。还很凄怆地说:“你的话都十分多情。我本河南世家女子,因荒年被人掠卖到此,干这种下贱的事。我看那些游青楼的多是俗鄙之人,所以闭口不作诗,现在读了你的诗,不觉脱口成诵,这大概就是情不自禁吧!”她的诗:其一云:明知量窄频斟酒,故识才多屡索诗。
此事当非嫌我恶,从来生性本憨痴。
其二云:
桃根桃叶事寻常,为爱名花恼寸肠。
我是文通诗弟子,锦屏端合换门墙。
其三云:
絮泊萍飘误绮年,好春明日又谁边。
纵然赚得江州泪,不洒东风染杜鹃。
她的诗未必佳,但在风尘中能有这样的女子,也还是罕见的。
凤彩
《清代声色志》:凤彩善于歌唱,声音清娓动听。她从小没福,母亲贫穷不能抚养,十五岁的时候就随假母旅居珠江。
因为她外美内慧,举止安详而被有识之士赏识。遇到风雅之士,即使整日谈笑戏弄也乐而不倦。如果遇到轻薄浮滑的贵公子,即使以千金挑逗也不为之动心。凤彩居住在卑陋的小巷中,来往的宾客很少有知名人士,因而她也没有名声。但是,凤彩立志不凡,不甘心苟且偷生,只是被假母所拘,常怏怏然而不得志,怨恨之色也常流露于眉间。
有个叫里胥子的带着百金来求娶凤彩,又给百金作装饰费。假母贪于财利没和凤彩商量就答应了。凤彩知道后愤不欲生,先后投环上吊与跳河,结果都被人救了下来。假母再三劝解,凤彩都不应。她长跪哭泣说:“儿前世不知作何冤孽,致使今日身辱风尘。儿守身如玉,岂能希望他日住金屋。只愿得一有始终的人事奉,希望母亲允许儿自己选择。从今以后,每月以三十金侍奉母亲。儿的出入也不要阻挡。”假母无奈,只好答应她。凤彩于是移居别处,随着宾客往来的增加,她的声价也越来越高。凤彩虽然盛情应酬客人,但分外的赠送丝毫也不苟取,所以她的箱箧中并无积资。在众多的宾客中没有她合意的人,只和一个叫梦花生的人相处最深。凤彩每逢侍奉酒宴,剪过烛花后就假装已醉而辞退,常恐他人有微辞。然而,梦花生前来则不然,二人剪烛谈心直到鸡鸣,几次催促,梦花生还不肯离去,临别时又依依不舍,再三订约。
梦花生开始认识凤彩时,凤彩还和她的假母一起居祝两人一见钟情,两相爱悦,时间长了,感情也越加融洽。梦花生也曾提醒凤彩,因为所居卑陋,小心玷玉人。后来便发生了里胥子求聘的事,凤彩遂移居迁徙。这也实在是梦花生指教的埃凤彩本来也久意花生,只是羞于开口,才唱红颜薄命曲以明其志。音节凄怆,听的人无不落泪。然而,梦花生因为家中庭训严厉,且因自己力所不及,所以终未能如愿。梦花生赠凤彩的诗很多,其中有一首团扇写道:十三学得琵琶咸,早日青楼博盛名;好是酒香人语细,炉烟暗隐浩歌声。
愁频不解解风波,禁得消魂白苧歌;
如此琵琶如此曲,谁言司马泪偏多。
美人渺渺隔江湄,裁字惭无幼妇词;
扇影人情圆一样,莫抛红豆惹相思。
且将团扇暂徘徊,尝恐秋风暗里催;
桃叶但歌迎接句,不辞风雨渡江来。
李玉桂
《清代声色志》:李玉桂是四川成都人,不知何人的女儿,因世乱流离,辗转迁徙到湖北的汉口。玉桂长得婷婷玉立,丰韵无比。她知书识字,长于待客应酬,因此在北里(妓院处所之地)闻名。汉口本来是水陆交通要道,贵族纨袴子弟多来此地逗留,游娼嫖一客于狭邪处,对玉桂总是赞不绝口,都想和她交欢而难以如愿。长沙有位李孝廉,为风流谨愿之士,想带玉桂一起进京参加礼部的会试。一日,李孝廉和二三个知己在玉桂的阁楼中宴饮,互相戏谑。然而玉桂的媚色所注往往只在李孝廉身上,没有谁能阻挡住她的这种意念。于是有人戏弄她说:“爱慕李郎君吗?何不明言告诉他。果真这样的话,一定为你作媒人。”玉桂笑而不语,不一会儿又和李孝廉耳语说:“如果我说出来,你相信吗?”李孝廉以诚相告。玉桂遂说:“我沦落天涯,自然愿以终身相托。谁能像你这样肯把一朵青莲花从火坑中救出来。不过,要解救我脱身需要很多的金钱。如果你囊中不足,我自当为你筹谋。”李孝廉听了这话,仓猝之际竟不知如何应付,遂勉强答应,以春天的会试发榜报捷为期。
等到李孝廉走后,玉桂居住的枇杷巷里深掩长门,杨柳楼头不见人影。有时客人来到,一定要见玉桂。玉桂不得已出迎,只见她愁敛双眉,再无往日的媚态艳姿。
明年,有人从京师回来,把李孝廉落第的情况告诉了玉桂。
玉桂惘然若失,泪落樽前。见到的人也都为之凄恻伤怀。有人替她写了一封书信,催促李孝廉实践他的预约。李孝廉动了心,遂题诗扇端寄给玉桂。结果,寄的东西还没到就有位富商一定要夺得玉桂,突然用一千金把她抢走。事情来的突然,玉桂不知如何是好,竟衣不解带,绝食七日而死。
苏小莲
《清代声色志》:小莲,名静仙,姓苏,浙江杭州人。小莲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被寄养在外人家。这家外人本来也很穷,邻居家的老太太又是个鸨母,她看小莲长得艳美就说:“这自然是棵摇钱树,何愁不富呢?”从此,老鸨母开始教小莲唱小曲。小莲聪明伶俐,珠喉百转,而且能创新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声戏 女聊斋志异 八洞天 阅微草堂笔记 五色石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智囊全集 甲申朝事小纪 石点头 今古奇观 剪灯新话 李文忠公事略 西京杂记 清平山堂话本 连城璧 逆后宫男配掰弯系统 醒梦骈言 会仙女志 十二楼 豆棚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