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为墙外人,红泪沾罗巾。
墙外与楼上,相去无十丈。
云何咫尺间,如隔千重山。
悲两决绝,从此终天别。
别鹤空徘徊,谁念鸣声哀。
徘徊日欲晚,决意投身返。
手裂湘裙裾,泣寄藁砧书。
可怜帛一尺,字字血痕赤。
一字一酸吟,旧爱牵人心。
君如收复水,妾罪甘鞭箠。
不然死君前,终胜生弃捐。
死也无别语,愿葬君家土。
倘化断肠花,犹得生君家。
上面这首诗见于《永乐大典》,题为《李芳树刺血诗》,没有注明写作朝代,也没有记载李芳树的生平,也不知道是作者自述,还是像《窦元妻诗》、《焦仲卿妻诗》为时人所代作。社会上没有流行的版本,我校勘《四库全书》时,偶然发现了它,我喜欢这首诗缠绵悱恻,没有丝毫怨怒之意,读之可惊天地位鬼神,便让馆吏为我抄录了一份。时间一长,这记诗的纸不知到哪儿去了。今年我要前往滦一陽一,临走前,检点旧书,忽然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了它。这首诗湮没了几百年,终于重见天日。
这难道不是贞魂怨魄一精一贯日月星辰,不可磨灭吗?陆耳山曾说:“这首诗的次序排在韩世忠孙女诗的前面,她在宋末,那么刘芳树一定是宋人。”陆耳山以例推之,是想当然而已。
温都监女
《野客丛谈》:苏东坡因事被贬谪到惠州。惠州温都监有个女儿,名叫超超,长得颇有姿色,已经十六岁了,还不肯嫁人。一天,超超听说苏东坡来到了惠州,便对人说:“东坡就是我的好丈夫。”夜里,每当东坡讽永诗词,她就在窗外徘徊。
如果东坡发觉,推窗而望,她便跳墙离去。后来,苏东坡去拜访她,她便向东坡倾吐爱慕之意。东坡说:“我将让王郎与你结为良缘。”然而不久,东坡又贬到海南,超超的事就搁置了下来。等东坡再回惠州时,超超已忧郁而死,家人把她葬在沙滩的旁边。东坡来到超超墓前,很伤感地作了一首《卜算子·孤鸿》: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里借鸿来作比喻,并不是真说鸿。“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说她年轻时挑来挑去不嫁人;“寂寞沙洲冷”,指她的埋葬地。此词是苏东坡在惠州白鹤观所作,有人说是他在黄州时作的,这种说法不对。
王巧儿
《青楼集》:王巧儿,是京城的名妓,歌舞容貌无与伦比。
陈云峤与她相好,王巧儿也有嫁给他的意思。然而巧儿的鸨母却暗地里派巧儿的姐妹劝喻开导巧儿说:“陈公的妻子是铁太师的女儿,妒悍不可言,你要是嫁到陈家,一定要遭受她的凌辱。”王巧儿不听,说:“我是一个低贱的娟女,承蒙陈公厚爱,如果能让我在他的身边伺候,就是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鸨母见她主意已定,劝阻不住,便悄悄把家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想避开陈云峤。
十天以后,巧儿秘密派人去告诉陈云峤:“母亲设计把我安置在某个地方,有位富商约好某日要来和我母亲商定我的婚事,你快想办法。否则,就来不及了。”到了约定的日子,富商果然来了。巧儿借口有病,推辞不见。无奈鸨母硬要她作陪,她只好眼含泪水,带着一颗悲啼惋转的心陪同饮酒。喝到半夜,富商想睡觉,但见她瘦骨嶙峋,一副病态,便压下欲火,搂着她卧在床上。不料,五更时分,陈云峤带着几个彪形大汉闯了进来,把富商从床上拉起来捆绑好,说要把他送交刑部处理。
富商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下求饶:“我的确不知巧儿已有所属,今冒犯了陈公,我愿献出二百缗钱,以助陈公财礼之费。”陈公笑着说:“算了。”于是,给了巧儿的鸨母好多金钱,带着巧儿到江南去了。陈云峤死后,巧儿和云峤的正妻铁氏都能守护其家业,时人无不称赞。
认取姑苏沈五娘
《槐西杂志》:侍妾沈氏,我为她取字为明玕。明玕的祖籍是长洲人,到她父亲时,迁徙到河间,并在河间成家立业。
明玕姐妹俩,她排行老二。明玕聪颖敏慧,有大家闺秀风韵,绝不像小人家的闺女。她曾对姐姐说:“我不能作农家妇,而嫁给高门华族他们又不能以我为正室,我也就是作妾的命了。
“她母亲听到后,竟满足了她的要求。
明玕生性聪慧有心计,平生未尝得罪过一个人。她刚嫁给我时,我让她去拜见我的正妻马夫人,马夫人说:“我听说你愿意为人家作妾,其实妾是很不容易做的。”明玕提着衣襟回答说:“如果不愿意作妾,则妾难做;如果愿意做妾,妾就不难做了。”后来,马夫人一直把她当作娇女疼爱。她曾对我说:“女子当以四十岁以前死,这时死了,人们都会惋惜;如果活到白发苍苍,只能穿黑色衣裙,成了孤雏腐鼠,人不愿见,我不想这样。”这话竟然应验。她于辛亥年四月二十五日卒,年仅三十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阅微草堂笔记 石点头 豆棚闲话 清平山堂话本 甲申朝事小纪 西京杂记 今古奇观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连城璧 五色石 逆后宫男配掰弯系统 八洞天 无声戏 剪灯新话 智囊全集 李文忠公事略 会仙女志 醒梦骈言 十二楼 女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