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她没打扰他们,对方也没传来任何消息。
好像彼此都不存在一样。
田蓝好奇:“他们给我寄啥了?是不是上海的点心啊?那该早点寄,这会儿天都热,千万别坏了。”
事实证明,她的想法一点格调都没有,光知道吃。
原身的家人还是很有讲究的,给她寄了一大堆书,真的是一大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总共17本,分量十足。
田蓝挑挑眉毛,调侃了一句陈立恒:“哎呦,好像我的人缘比你好哎,好歹我这边还有人给我寄学习资料。”
虽然高考预考都结束了,7月7号她就要正式走入考场,现在才收到十几本书,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陈立恒挑了挑眉毛,语气难掩小傲娇:“巧了,我刚好也收到了,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编写的资料。”
嘿!真是绝了。
1980年,全国各地的教材都还没实现统一呢。高考学习资料极度匮乏。各个学校都是依靠各自的老师动手刻蜡纸油印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学校之间还彼此提防。
这种情况下,全国最有名的高考复习资料,就是陈立恒收到的那一套,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编写的。
最受欢迎的教材,就是田蓝收到的那17本书,一套要17块钱呢,在现在,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因为太受欢迎,市面上一本难求,你掏钱也买不到。
田蓝和陈立恒对视一眼,照这么看,他俩今晚要是早早睡觉都成了罪过啊。
第134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田蓝和陈立恒快速将17本书和高考复习资料翻了一遍, 便然后当机立断开始分配给同学们。
在学习资料如此匮乏的现在,他俩的行为相当于高考前给大家开了外挂。
经过预考的筛选,整个向阳公社留下来可以参加高考的人只有54位, 刚好凑成一个班。
大家看着发到自己面前的高考复习资料,眼睛都直了。
哪个不晓得高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哪个不是想方设法提防自己身边的同学, 生怕别人考得比自己高?
哪有他俩这样的?大公无私的都过分了。
因为信息来源匮乏,向阳公社本地的考生还不知道上海17本和北京海淀区的资料意味着什么,少数几位通过预考的留守知青却知道这相当于通关法宝。
即便回到大城市的人, 想找这些也难的很。
他俩就这样大剌剌地拿了出来, 半点不藏私地跟大家分享, 夸一声活雷锋都不足为过。
有个男知青还过来拍陈立恒的肩膀, 满脸诚恳:“老九我记住了, 以后要是还推荐上大学,我肯定头一个选你。”
太够意思了, 就没见过这么大气的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那月光和你》作者:语笑阑珊 裙底下的男友(1v1校园高H) 婚后高糖 且听风淫(古言 NPH) 美人谋(小妈)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择日重逢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小后妈[六零] 【海贼王】老公太多 修罗场怎么办(np) 夫人不干了 《遗珠(1V1)》作者:豌豆荚 刑侦笔记 重逢后大佬疯了,竟撬墙角逼婚 侯府主母(重生) 漂亮宿主深陷修罗场 作者:薄荷绿色 《道长他盛世美颜》作者:胖啾的月光 凶宅(重口味之二) 野星灯 作者:钟仅 把师尊虐成小可怜后他爱惨了我 野泳的害羞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