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冒姓琅琊by东周公子南 > 第266章(第1页)

第266章(第1页)

“嗯,不短了......你很干练,朕用你用得也舒心,但不能再用了,你去淮南做太守吧。”

吕文显愕然,这和他预想得完全不一样!

“陛下!不要赶臣走!臣知罪!臣知罪!”

吕文显咚咚咚叩头,恨不得立即磕出血来。

“心胸这个东西,做大事的人才有用,你是吏才,心胸窄一些本没关系。但中书通事舍人这个位置,居于要密,交通内外,若心有叵测,挑拨煽惑,离间君臣,构隙肱骨,此成国家之祸!所以朕不能留你了。”

“臣惶恐!臣不敢如此啊陛下!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寻思国库正紧,四方多事,柳国公若是能自已解决这件事,便不需劳动朝廷,臣只是想为朝廷省些花费啊!”

吕文显涕泪横飞,语速极快,极力要抓住那从自已掌心中正飞速流逝的权力和圣眷。

天子叹了口气:“才明,朕让你去做淮南太守,也有保全你的意思,你若还是不说实话,那未免辜负了朕的苦心。”

吕文显身子一颤,不敢再叫冤:

“臣糊涂!臣有罪!柳国公素轻臣,还将臣侄拒之门外,臣一时嫉恨蒙了心,这才.......求陛下看下臣多年侍奉的份上,不要赶臣走!臣舍得不陛下!臣愿做中书省的一名书吏!只求能留在皇城中,偶尔远远地瞧一眼陛下,则余愿足矣!”

吕文显泣不成声。

对于这之后的情形,史书是这么记载的:“文显流涕不肯去,上亦哀之,诏赐画像,出为淮南太守。”

注:①《南史·恩幸传》:“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既总重权,势倾天下。”

《南齐书·恩幸传》:“吕文显掌谷帛事。”

原历史线中没有柳憕被抓,自然也没有吕文显馋间被逐之事,王扬穿越后,蝴蝶效应已经开始悄然发生作用。

②元代之前,在臣子日常性质的面君中,跪拜从来不属于惯例。宋时上朝跪拜,甚至与“谈笑喧哗”、“行步迟缓”、“行立不正”等一起被认为是“失朝仪”的表现,会被罚俸。(《宋史·常朝仪》)至于单独面君也只是揖拜而已。所以康有为替溥仪起草的《拟免拜跪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惟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遗稿》下卷“奏稿”)

康说得之。这可与本书117章尾注言“万岁”一语渐为天子专用一段互参,都是皇权渐盛、专制渐强的一个外化表现。

③我知道我更得不快,但没办法,写作时间太少,而我又是那种如果一个角色哪怕是正在吃的东西我觉得没感觉或者浪费戏份,就宁可一个字不往下写的人。而一些细节的考证有时更远比写正文更耗时,比如康有为这个论断虽然和我的认知是相合的,但宋代单独面君时跪不跪我是没谱的,而学界对元以前面君礼问题的研究又极缺乏。

所以即使我知道宋时胡人以兴跪礼著称,蒙元入主把跪常态化,合乎逻辑,但考证得讲证据,所以又看了很多宋画,结合原典,这才能确定,宋时不仅是大臣,即便百姓在路上见到皇帝法驾,也不一定非要跪的。只是为了不喧宾夺主,很多细节证据我在注中都省略了。故而我的注有时候表面上虽然很短,但其实藏在地下做地基的很长。

每一样物品都是一部文化史,每一个制度背后在不同时段都有曲折改变,遇到不能确定的问题,不得不经过一番考证才能得出结论。其实如果是单纯的学术考证还好写些,但要在成为搭建历史世界细节骨架的同时,很好地融入情节中并且兼顾趣味性,这就要再多花一层心思,所以量上不来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期一会,我不能保证量,只能保证每次会面的文字,都是真诚不敷衍的。

我会尽量保持日更,不过如果太忙或者有事耽搁了,会在上一章文末告诉大家的。

第191章 所遇无故物

在南朝,贵家子堪为将者有,能入相者更多,但出将入相,集于一人之身,一代岂多见哉?

柳世隆少立功名,文武全器,弹琴为土品第一,人称“柳公双琐”;马槊独步江南,世称“柳公一槊”。自云:“马槊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其神采风度,不知让多少后辈为之心折。可这样的人物,现在正与另一个风采不输他的人,相对苦笑。

一个是国公,一个是天子,能让他们在一起苦笑的事,实在没有多少。

天子感慨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猎人同人]一只猫的童话  再别旧爱  醉玉翻香  [综漫]酒厂BOSS的千层马甲  男配[快穿] 作者 瀼瀼  冤种闺蜜  御赐小狂妃  [综漫]那什么的网球  别拍!小心我喵命无常by苏阐  [清穿同人]锦鲤七阿哥是团宠  《带球跑后大美人后悔了》(精校版全本+番外完)作者:小文旦  《幸福人家》王晓晓  别来无恙  别撩了,我真是直男!by酒酒八十亿  再别旧爱6  《带球跑后偏执皇子他火葬场了》作者:野又弥生  凤凰朝歌  《带着敬业系统穿七零》(精校版全本+番外完)作者:马尼尼  凤囚凰  农门作精的首富之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