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谢慎并没有强行规定必须缴纳银两,而是让百姓们自由选择,可以交粮也可以交银。
这样一来就趋于一种平衡,闹粮荒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不过谢慎新政中有一点却是和张江陵的一条鞭法一致,那就是用交银替代徭役。
这一部分由朝廷拨银雇佣职业役工来做,算是社会分工的细化。
对这一点老百姓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徭役太苦了,而且征发是随时的。有时正是农忙却要征发徭役修筑河堤,你是去还是不去?
去吧没人在地头劳作。不去吧是拒绝徭役,是要被拿到官府大板子打屁股的。
现在好了,朝廷规定你只要出一份银子就可以免除徭役,由专门的杂役来做,百姓们自然拍手称快。
当然这也有问题,那就是全国杂役有限。如果遇到大的工程,仅仅靠现有的杂役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时候便需要临时征募。
不过朝廷对这部分征募者也是发银钱的。
等于特殊情况下百姓从之前的无偿白干变成了有偿劳动,心里肯定平衡了许多。
乍一看来,谢慎的新政脑洞大开,其实都是根据实情制定的十分务实。
百姓们从抵触到接受,再到欢迎也体现了心态变化的过程。
......
......
大明朝从来不缺少夸夸其谈的清流,但却太缺能够塌下心来好好做事的实干家了。
这也是张居正能够获得那么高历史地位的原因。
当然谢慎不会走张居正的老路,要想新政能够推行下去独揽大权是行不通的。至少要让朱厚照在改革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唯有如此,年轻的天子才会有欲望继续改革下去。
这当然也是心理学的范畴了,政治本身就是不断博弈不断妥协。只有一方受益,是不可能长久的。
改革家要有坚定的决心。改革家同样要有一套用的趁手的班底。
谢慎现在可以倚重的人不多,也就是王守仁、顾鼎臣、唐寅三人耳。
但只要这三人能够各司其职还是能够应付可能出现的麻烦的。
人其实是一种十分奇特古怪的生物。
往往前一刻还坚持一种见解,但经过某事后态度会发生极大的转变。
就比如之前推广种植的玉米、土豆。在推行之前,上至百官下至百姓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可是谢慎坚持推行,秋收之后所有人都傻了。
这种新的粮食实在是太高产了,味道还不赖,不种植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沙雕宿敌对我告白后 内卷之王 被我渣了的他找上门了 零度碳酸【校园师生年下 h】 去三千肉文做路人(快穿) 圈叉吧,小 JQ(重生1v1 H) 不要摸我的猫 我的刁蛮姐姐 沙雕绿茶爆红娱乐圈 少爷,你的节操掉了! 都市逍遥狂少 网游之猎神 和学霸锁死后,我啃砖头都是龙虾味 装绿茶招惹豪门大佬后我红了 拯救偏执美人 大秦之天柱崛起 玫瑰予我 桃源小仙农 拯救偏执反派 在古代的神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