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帝国风云 > 第247章 操之过急(第3页)

第247章 操之过急(第3页)

显然,这绝非好事。

这就是,一九九零年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选年,如果赫岑道夫所在的政党输掉了联邦国会选举,那么他就将下野。

要想赢得大选,就必须推出一些能够为老百姓带来实际好处的政策。

政治上的需求,让赫岑道夫在一九**年底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件改变了帝国命运的事情。

这就是,实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全面经济改革。

名义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实际却并非如此,而且正与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冷战有关。

冷战期间,鉴于综合国力不如中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国有化策略,即以国家控股的方式来控制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十个国营集团。

当然,企业国营化并不是在冷战时期开始的。

早在大战期间,为了战争需求,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把像克虏伯军事工业集团、德意志船舶建造集团、西门子电气工业集团、蔡司光学设备公司、梅塞德斯集团、宝马公司等大型企业收并国营。

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并没有放弃国营政策,而是加强了对主要企业的控制力度。

到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国营企业在帝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而且控制着帝国最大的一百多家企业。

不可否认,在冷战中,这些国营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问题是,国营企业的弊端也表露无余,即运行效率低下,**严重等等,而且国营企业以重工业为主,以军事工业为核心,长期霸占着大量资源,导致以轻工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发展。

赫岑道夫面对的问题就是民众得不到足够的生活用品。

显然,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破除国营企业对资源的垄断,让以生产民用品的私营企业得到发展。

不可否认,帝国必须进行经济改革,也必须废除以国营经济为主的模式。

问题是,赫岑道夫这一步走得太急,也迈得太大了。

按照赫岑道夫提出的改革方案,他将在一年之内,把占国营企业总量半数的非军事企业转变成私营企业,并且鼓励这些企业生产民用商品,并且在五年之内把除了核心军工企业之外的所有国营企业转化成私营企业。

显然,过快的改革速度,只会导致混乱。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赫岑道夫猛的踩了一脚刹车,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这辆高速行进的战车当场翻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外卖小哥到世界首富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女相(NPH)  服务霸主  无敌幸运星  物理超度最为致命  你有种就杀了我(你很强但现在是我的了)  在柯南里召唤大蛇丸  医手  我真不是天才  动漫默示录  赤色黎明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神经通天  江山有我万古存  杀天狼(从召唤开始争霸天下)  我的女友不可能是怪物(我老婆是邪神)  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  全球火影降临  山海八荒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