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很快, 陈令安率部前往潮白河固堤堵决口的消息就传到了金陵城。
一听他们拿自己的身体去对抗洪水,老百姓心里那个热辣劲,嘿, 甭提多感动了!
都说江南富庶,是鱼米之乡,可江南也没少遭灾, 梅雨季节内涝, 沿海的台风,还有河道淤堵洪灾,哪一桩不让老百姓犯愁?哪个地方没有因水患流离失所的人?
别看一南一北,因为相似的境遇,这边的老百姓对那边的老百姓有着一种天然而朴素的同情心理。
由此, 坊间对三千营的官兵不乏赞誉之声, 陈令安的风评也出现逆转。
毕竟“奸贼”一没卖国, 二没贪墨, 也没干过欺男霸女的事,更没逮着平头百姓往死里欺负。
他更多的是针对朝中大员, 说具体点就是他二叔陈绍及其追随者, 甚至时不时还能拔出个贪官污吏什么的。
钦佩称赞陈令安的百姓越来越多。
但在朝堂上,风向就和民间不大一样了。
不止一个言官弹劾陈令安, 他无职无权,擅自调用三千营骑兵,是为“谋反大逆”, 罪该万死。虽事出有因,却不能据此为脱罪的理由。
一句话,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还有人置疑陈令安的动机不纯——三千营是朝廷养来打仗杀敌的兵, 不是陈令安沽名钓誉的工具,就这样平白死在洪水中,太浪费、太不值了!
燕地武将大为忿忿,上书替陈令安说情,又给他请功,文臣中也有诸如郑峳采等为陈令安抱不平的。
但大多数的朝臣,包括首辅刘方,还是作壁上观,既不支持惩戒,也不主张嘉奖。
弘德帝便冷眼瞧着各方反应,不做任何表态。
直到当地老百姓送给三千营的万民伞出现在朝堂上。
随万民伞一同到京的还有密云知县刘瑾书的奏章,没有任何美化,也没有一点的偏颇,他用极为冷静客观的笔调述说了堤坝瞬时溃决的情形。
“……若无法遏制,微臣唯有一死谢罪,三千营将士挽狂澜于既倒,救生灵于涂炭,是微臣之恩人,百姓之恩人!有此将士,实乃万民之幸,皇上之幸,天下之幸也!”
一句没提陈令安,可字里行间都在替陈令安鸣冤。
这下有意思了,因反对禁毁书院,刘瑾书俨然已成为清流的中坚力量,连他都承认陈令安的功劳,甚至以“恩人”相称,那么……
弘德帝饶有兴趣看着大殿里形色各异的大臣们,“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殿外熏风掠过,檐铃丁当作响,殿内一片静寂。
只有万民伞下数不清的、绣着百姓姓名的丝带,带着他们由衷的感激,在风中潇洒飞扬-
八月的金陵还有丝丝暑气,北平的寒意已很重了。
今日天光正好,陈令安膝上搭着条薄毯子,闭目躺在临床的软榻上晒太阳,手里拿着金陵来的旨意。
小满断药进门,见状打趣道:“别人接旨后,都是恭恭敬敬供奉起来,你倒好,翻来覆去看多少遍了。三千营指挥使正三品,比你原来的指挥同知高一等,却不如锦衣卫威风,还这么稀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假扮杨戬孽徒后亲了他一口 和宿敌的三次协议 追光者[娱乐圈] 和龙傲天结婚三年后,带球跑了 被偏执白月光缠上了 穿书渣A后把清冷影后标记了 小饕餮能吃怎么了! 有请下一位受害者[八零] 漫画美强惨不想be 万古狂尊 貂珰 长安幽冥录 穿书成堕魔大师姐的龙 小胖子攻了宗门美人后 错位潮汐[gb] 我当顶流养你啊 哥谭普通路过大学生[综英美] 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见习虫师在柯学片场的绝赞日常 大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