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快去换衣服,这会儿估计乡饮已经快结束了,我们现在过去接你阿父回家,时间正好。”程氏柔声催促道。
“哦!”苏轼应了声,拉着苏辙回房间更衣去了。
所谓乡饮,指的是考生在通过解试后,进京省试前,地方官请举人们聚餐的宴会。乡饮宴一般会在当地孔庙中举行。不过,说是聚餐,其实就是举人们与地方官之间的一种社交,还是特别累人的那种。
比如今日正是举行乡饮的日子,苏洵与其他举人们都起了个大早,五更刚过,天才蒙蒙亮,众举子们就已经在孔庙正门外候着了。等了约莫一刻钟,眉州知州才驾临孔庙。又过了一刻钟左右,眉州有名望的耆老们才拄着拐杖姗姗而来。这些耆老们中年纪最小的也有六十了,别说举子们要恭恭敬敬地向他们作揖行礼,就连知州也需在耆老们面前摆足尊敬的姿态。
等耆老们到场,人才算到齐,知州领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进了孔庙大门。过了大门,登桥过泮池,没多远就是正殿。正殿下上好的石材雕刻垒砌而成的踏步。在这里还得上演一番“礼让”的表演。
是的,苏洵在心中称之为“表演”。举子们互相谦让,让对方先走,知州大人敬老知礼让耆老们先走,耆老们也谦让,非让知州率先登上踏步进殿。众人口中互相说着“您请”“还是您先请”,来回推让上好几回。
今早天没亮就起身了,在孔庙外等了两刻钟,等得昏昏欲睡,现在好不容易进了门,在大殿前又要装模作样互相谦让个三四回。有这个时间,乡饮宴早就吃完了。苏洵虽然心中不耐,面上仍端着一张板肃正经模样。
这番“表演”终于到了尾声。最后还是耆老们走在最前面,知州次之,一群举子们呼啦啦跟在最后。
进了正殿,殿中空出一大片,用饭的餐桌分别摆在东西南北四个角落。众人在耆老与知州的带领下,先向殿中孔圣人的画像与牌匾磕头行礼,再将酒菜与果盘等贡品供到香案上,然后才能依次就座。
苏衡在家中时,三餐规律,铁打不动,连带着苏家人如今全部养成了饮食规律准时的好习惯。到了饭点,不用人催,肚子自己就开始鸣鼓喊饿。苏洵今晨早起,没来得及用朝食,现在被繁琐的乡饮流程绊住,眼看着就要到了平日用午食的饭点,他感觉自己已然饿过了头,脸色越发板正严肃。
其余举子见了,纷纷在心中赞叹。不愧是苏明允,君子端方,一丝不苟,礼节丝毫也没有错漏。殊不知,苏洵只是因为过了饭时无法用饭,心情不好罢了。
殿中孔子像前的香案下面整整齐齐摆着今日饮宴所需的酒水与酒具。侍者跪于在地上,取出酒杯,放到水桶内的清水中上下盥洗三次,再用酒勺从酒樽里舀酒,将数十盏酒盏一一斟满,依次送到众人桌上。知州举杯,众人共饮。饮罢方可动筷吃菜。
苏洵用筷子夹起已经冷了的饭菜,送入口中。然而,还没吃几口,下一轮敬酒又开始了。侍者将众人案上的酒盏收回,放入水桶中重新盥洗,再用酒勺打酒,重复上一轮的流程。就这样,收杯、洗杯、倒酒、端酒、敬酒……如此这般进行几轮之后,苏洵被搞得胃口全无。本来那些冷了的菜肴就不好吃,还要吃几筷子敬一次酒,烦人至极。
好不容易熬到宴席结束,知州却站起身,要开始发表讲话。
苏洵:“……”
等繁琐的乡饮终于彻彻底底结束后,苏洵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跟在队伍后面出了孔庙。
“阿父!这里!”站在树下等候的苏轼一眼就发现了苏洵,跳起来招手。
苏洵走过去,发现苏轼怀里露出来半拉包装纸,这是眉山县最有名的那家点心铺子的包装。
伸手,摸走,拆袋,进食。苏洵吃下一块香软可口的枣酥,烧灼的腹部总算缓了过来。
“阿父,这是我好不容易才省下的点心!就两块,全被你抢走了。”苏轼发出抗议。
“再给你买。”苏洵说着把另一块枣酥也吃进了肚子。
“阿父,是乡饮宴上的饭菜不好吃吗?”苏辙瞧出一些端倪。
“别提了,就是一些冷羹冷饭还有几杯酒水。”苏洵折起包装纸。
“那我们快些回去,让采莲给你下一碗鸡汤面。”程氏心疼道。
“好。多谢娘子。”
乡饮结束,苏家打点好全部行囊,一家五口人还有采莲、青枝、金蝉三位侍女便一齐登上了离蜀的航船,驶往苏衡所在的京城。
紧赶慢赶,苏家人总算赶在除夕前到达了京城开封。
第124章 第124章苏家进京
晨光熹微,朝露待晞,冬日的早晨透着彻骨的寒意。在这样的冬晨里,暖融融的被窝才是最好的归宿。腊月的开封城似乎比其他时候都要慢上一拍,冬日慢一拍升起,居民慢一拍醒来,烟火慢一拍升起。不知是因冬风太冷亦或是岁末将至,满城的烟云都变得慵懒起来。
然而,位于皇建院街的苏氏养生馆却好似不畏冬寒,日头刚升起,悠远的乐音便伴随着清晨的鸟啼响起,清心,宁神,吹散了冬日清晨的幻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千金倾城1 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 白公子 女神的贴身男秘 复生攻略[快穿] 厌世攻救赎指南 我在男频文当迷人菟丝花 帝君圣后,逆天邪神 林真君 时间之外的我们[重生] 地狱请我谈恋爱(无限) 大理寺绯闻日志 小漂亮扮演炮灰又失败了[快穿] 荒原暮色[重生] 华娱之崛起 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 失忆小美人捡到死对头的崽 天生影帝 小人鱼 延迟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