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总字数不好说,但肯定要超过240万字的。」
闻言,周围几人不由得咋舌。
诞生于互联网的网络小说也才刚刚发,动辄几百万字的篇幅在文学界无疑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一般的作家别说是写了,想想都感觉头皮发麻。
在现当代文坛,倒不是没有作家写过数百万字的作品,但这其中99%都是通俗文学作品。
像《天朝》这样的作品和文字质量要写两百多万字,对于作家而言不仅是对创作能力和才华的重大考验,更是对创作毅力和耐心的熬炼。
惊叹了一阵《天朝》的篇幅,又有人问起程永新组稿成功的经历。
刚才在研讨会上,他只是两句话带过了组稿的经历。
坊间传闻,《天朝》的稿子是程永新一年十几次登门拜访林朝阳才拿到手的。
听着众人的询问,程永新没有正面回答。
「能拿到《天朝》的稿子,主要还是因为朝阳心系我们文学期刊行业的发展。我们去外地组稿,别说是多跑几趟了,就是天天在作家家里蹲着,也是应该的。」
原来不是一年十几次的频率,而是每天一次的频率。
众人了然,看向程永新的眼神不由得多了几分敬佩。
有这种毅力,老兄你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流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元旦过去了,期间燕京下了一场大雪。
雪后初晴,冰凌很快垂在四合院的灰瓦檐角,晶莹剔透,墙根处、游廊外堆满了积雪天气很冷,但阳光正好。
林朝阳站在书房的窗前,目送儿子潇洒离开家的背影。
还有半年就高考了,可这件事对冬冬来说却没有丝毫影响,他又不指望着高考光宗耀祖。
但显然陶玉书并不这样觉得,她对于儿子还是抱了很高的期待的。
77年高考没考上燕大,是她的终身遗憾,虽然燕师大也很好,但毕竟燕大才是她们陶家的「根据地」。
陶家自陶父起,她们这一辈有陶玉墨,孙辈的陶希武成绩不行,陶希文成绩倒是好,
可惜当年「叛逃」去了隔壁。
现在儿子终于要考大学了,陶玉书自然是希望他能够继承外公的衣体。
在她的规划里,冬冬先是要在燕大念完四年大学,然后再到国外深造几年,兼习东西方文化,为未来接班家族事业做准备。
林朝阳看着儿子的背影,觉得妻子真的是想多了,就这小子没心没肺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个能接班的人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王不见王(电竞) 心动后遗症 直男龙傲天也要被压么 加错哥哥微信后 炽夜[先婚后爱] 危机处理游戏 高木警官总在吐槽 阴鸷国师的阶下囚 谁不爱笨蛋美女[无限] 夜莺不眠港 小脸盲同时攻略三位大佬 兄控许愿指南 以朋友的名义 哑石 抚淤青 蓄意沦陷 靠造谣成了松田警官的青梅竹马 死后成了反派私养鬼 野狗的饲养指南 影帝夫夫,互飙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