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抬起面前的酒杯,分予祢衡一盏,敬酒。
“山高水长,祝君安好。”
其余人亦高举杯盏,以此饯别。
祢衡低头掩去面上的异色,举杯回敬,一口饮完杯中的酒水。
他转过身,步履如飞地离去,没有停留。
那只落败的丧家之犬怯生生地跟在祢衡身后,跟了一路,最终停在破旧的竹棚边,呜咽了两声,没有继续跟随。
从始至终,沉默饮酒,未置一言的戏志才,见顾至蹙眉目送祢衡的背影,低声劝慰道:
“祢正平与陈公台性格相仿,不同流俗。就此离去,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道理,顾至自然明白。
他将孔融的罪证递交给祢衡,就是在逼祢衡退出这个是非之地。
至于祢衡今后的命运……将由祢衡自己决定,与他再无瓜葛。
刚才,让顾至蹙眉思索的,并不是祢衡的未来,而是这个世界的走势。
第162章 昏礼(上) 共饮合卺。4
至今为止, 被他谨慎影响的人物,各自走向了与原著不同的轨道,暂时没有出现翻车的迹象。
他不能保证自己的抉择万无一失。但经过多年以来的暗中部署与不计其数的尝试, 他至少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对翻覆“结局”这件事有了更多的把握。
回到家后,顾至向荀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二人自当“从心所欲”,不必在意世俗的束缚。
可在从心所欲的同时,亦不该执着地冲破世俗划分的界限。
“圣人道, 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的‘不逾矩’,并非是画地为牢, 任自己被绳墨所拘, 而是如鱼在水, 不入干涸之田。”
“从心所欲”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适, “不逾矩”也是同样的目的。
大张旗鼓地打破规则,那便是主动招惹麻烦。既然是招惹麻烦,又怎么能“从心所欲”?
“正如主公所言, 勿‘贪虚名而惹实祸’。文若与我的情谊,天知地知。我二人当定下终生, 但这终生之事, 无需让不相干的人知道。只需告知亲友, 邀请亲近之人赴宴,由亲友、天地共见。”
无需多言,荀彧便读懂了他的言下之意。
荀彧明白顾至的选择发自真心, 更明白这番选择是为了荀家所虑。
他低叹一声,伸手抚过顾至的面颊:
“一切尽如阿漻所言。”
因着顾至与荀彧二人都是男子,未有先制, 昏礼便由两家磋商,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修改。
顾至这方由戏志才出面,荀家则由与荀彧的几个兄长安排。
先是筹备阶段。
经过修改,第一日,先由双方“家长”各自找尊者当说客,到对方家中请礼。待双方分别同意后,各自的“家长”携双雁登门请礼,此为“纳采”。
纳采过后,便是问名。双方互通书信,询问彼此的姓名,生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欺上 禅月 一篇替身文 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 养狗不易,豹豹叹气 谁是No.1 咒术界禁止同归于尽 养大的崽对我图谋不轨 江山又小雪 朕能走到对岸吗 大明第一首辅 全球高武之我大舅哥无敌 捡到聋瞎忠犬少年后 说好的离婚呢? 琴酒抛夫弃子之后 老实人也能在诡异世界做万人迷吗 可是做运动系是有极限的 修真界恋爱模拟器 我的铜钱通现代(古穿今) 什么世界都穿只会让我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