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的士族风气当中,士族子弟喜欢品评人的德行,搞一些清议,做出一副淡泊隐居的名士形象。
这种趋势形成起来后,其实有很多家族也回过味儿来了,掌握品评天下士族子弟的资格,这何尝不是一种权利呢?
就相当于后世的媒体、报纸等东西,也就是舆论权,又或者是水军,反正只要他的地位够高,给你来个批语,你就能成为一个天下名人。
当然,东汉末年的人还没有后世那么无耻,能够掌握这种权利,对其他人品评才学的人,确实也是真的才学甚佳,德高望重。
肚子里没点货,大家也是看不上的。
所以当时每个地方几乎都会有意识的推举出一个人,然后让这个人品评他人才学。
贾诩当年都被阎忠评价过有良、平之才,因为他们都算是西凉地区的人,所以内部圈子里面都会进行吹捧。
当时北方地区也就是并州这个地方,他们推选出来的人是郭林宗。
此人有品鉴识别人物的才能,当然这人确实也有能力,但也是他们这个地区自己推出来的代表。
许劭就算是中原地区出名的代表了,也是评价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的那个人。
世道风气如此,所以每个圈子里面都会共同推选出一两个能人,给大家造点名气,让大家一起出名。
庞德公自然就是荆州这个地方的代表了。
按照时人对此人的评价,那真的是一个高洁隐士,带着一家人隐居在山林之中,自己耕种,自己劳作。
与此同时,还经常和周边一些名士聚会,以弹琴读书作为乐趣,可谓是逍遥自在。
对于读书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高洁的隐士,不慕名利,一心隐居,偶尔再点评一下天下名人。
但对于杨秋来说,这都是虚的,她还没做过农民吗?
农民天天在地里劳作,起早贪黑干完活,晚上只想累得躺下,然后每天还吃不饱。
真正的农民是没有时间弹琴、读书、娱乐的。
所以这些所谓的隐士,不知道在当地有几百亩地或者上千亩地,然后雇佣了佃农耕作,自己偶尔在下地体验一下农家乐而已。
所以杨秋对这些人没有丝毫滤镜。
在昭国若有隐居的名士,杨秋都没兴趣打听一下。
更何况按照记载,庞德公的儿子孙子最后可都是做了官,富贵了几代。
“庞公不辞辛劳,千里而来,一路舟车劳顿。
不知庞公现下起居可好?所居之处可还舒适?饮食是否合口?若有人胆敢慢待庞公,吾定不轻饶。”
虽说揣测到对方是为了荆州利益而来,但在没有具体交谈荆州利益之时,杨秋的态度还是非常礼遇的。
庞德公和身边的随从亲人来到长安,其实已经有五天了。
从荆州被围攻之后,荆州周边的人都着急了起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和刘表绑定的那些亲信家族,现在当然不能离开荆州。
但是庞德公作为一位天下名士,若想要离开荆州,问题其实不大。
毕竟昭国军队军纪甚严,打仗就是打仗,不管当地的世家大族是什么情况,那也是在统治之后,颁布新的律法不听从后再进行管理,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屠杀掠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足球]克罗地亚神话 黑金海啸 娇华(双重生) 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嫁给前夫的皇叔 我在古代考状元 半妖的我收养5t5后总是搬家 萨摩耶急了会咬人[GB] 王牌重生之盛宠狂妻 不熟 我喜欢的月亮同学 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婚途似锦 顾小碗乱世种田日常 独家保护 豪门小爸也想上学 重返火红年代 汴京小面馆 苟在巫师世界修地仙 她的车尾灯[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