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 150-160(第14页)

150-160(第14页)

若是大纲,一句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抗衡曹操就完了。

但是小说要有可读性,罗贯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诸葛亮是如何说服孙权的,在小说中一一展现了出来。在这过程中详细描述了诸葛亮遇到了什么阻力,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比如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刻意为难诸葛亮,限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

于是便有了著名的诸葛亮草船借箭。

但是在《三国志》中,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孙权,也并没有借到十万支箭这么多,只是为了维持船只的平衡,让船只受箭均匀而已。罗贯中张冠李戴,将其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

这一改动无疑是成功的,刻画了诸葛亮智者的形象,也让小说更有看头。】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虽然是正史,但是不代表其所记载的就是史实,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有,所以这里只拿《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作对比,而不是和历史作对比。】

吴大帝孙权:“!!!”虽然在之前的天幕盘点中已经知道了,但是现在再次听到还是难免生气。明明是他的聪明才智,却被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

想到刘备的战绩也被罗贯中强加在诸葛亮的头上,不知道刘备作何感想?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胸中愤愤难平?

第155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想到用火攻对付曹操的“百万”大军。然而现实中,诸葛亮和周瑜二人,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见过面,或者说没有交集。

诸葛亮和周瑜顶多也就是远远地瞧上一眼,甚至没有拿正眼看过对方。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去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时候,周瑜有其他公干,有不在场证明。而孙权将周瑜调回,对抗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离开了。

孙权召集众人开会对抗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在场,但是周瑜不在场。

说到火攻,就不得不提到杜牧的《赤壁》诗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或许是这句诗给了罗贯中灵感,又或者是罗贯中从别的地方找到了灵感,设计出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给剧本增添了玄幻色彩。】

天幕上出现了剧版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登台舞剑借东风的场景,还出现了演员粘头套以及拍摄时的花絮。

秦始皇嬴政在《墨经》中看到过小孔成像的原理,没有想到后世之人将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极致。

汉武帝刘彻想到了方士欺骗他的皮影戏。

汉孝怀帝刘禅十分高兴,果然他的相父深受百姓爱戴,哪怕是一千年以后的人也对诸葛丞相十分的崇拜。

明清的小说家们瞧着羡慕不已,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真人演绎出来。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有对手戏,各为其主比拼谋略,诸葛亮三气周瑜,将周瑜给活活气死了,周瑜临终前言道:“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国志》中,周瑜是染病而亡,临终前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诸葛亮。

或许这个时候的诸葛亮才名未显,只有刘备慧眼识珠。在孙权、周瑜等人的眼中,诸葛亮只是诸葛瑾的弟弟而已。此时的诸葛亮寂寂无名,尚在其兄长诸葛瑾的光芒之下。

小说中的周瑜气量狭小,但是在正史中,明确地提过周瑜度量大,能容人。可以说周瑜是被《三国演义》刻意贬低了,用来突出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长兄,比诸葛亮大了七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的时候,诸葛瑾已经在孙权这边工作七年了,十分受孙权的器重。

不过呢,诸葛瑾和诸葛亮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外貌差别很大。诸葛瑾长了一张驴脸,而诸葛亮在史书中的描述是“容貌甚伟”。

《三国志》中,孙权见诸葛瑾脸长,在大会朝臣的时候,命人在驴脸上贴上“诸葛子瑜”四个字,牵进殿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父亲的名字下面添了“之驴”两个字。

可见孙权和诸葛瑾的关系好到没边了,能开这种玩笑,戏弄诸葛瑾。】

丞相曹操羡慕了。

刘备得了诸葛亮,孙权得了诸葛瑾,那他呢?诸葛家还有没有别的兄弟?

让他也分一杯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白月光万人迷是灭世boss  荒乱  偏宠入婚  [原神]被风神看上该如何自救  横滨像素模拟器  掌上明珠  没有当禅院家主的欲望  我在民国写小说  错登科  都说了不是恋爱游戏[综武侠]  和诱撩上司O在末世囤货  绝世战神(陈逍月瑶)  我这尴尬的重生[年代]  穿越红楼快乐养崽  [原神]论文何时能写完?  全宇宙都知道陛下暗恋我  梁祝之横刀夺爱  [原神]只有旅者单身的世界  [原神]在提瓦特修BUG  原神,但排球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