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红楼]贾璋传 > 210-220(第35页)

210-220(第35页)

有考评这条鞭子在后面督促着,即便有人不想去田间垄头吃苦,有人生性固执不信金米良种的事情,他们也不得不去做这件事情。

而且,他们不但要做这件事,还要把这件事给做好……

否则,等着他们的,就是下等考评与贬官的威胁。

得知此事后,贾璋只觉欣慰。

官员们日日食用的,是磨好、筛好的白面,是精挑细选的饱满白米,甚至可能是碧粳米、胭脂米这些御赐贡米。

有道德修养的人,会关心民生疾苦,会愿意做这推广金米的苦差事。

可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只顾着自己升官发财,哪里关心老百姓们吃的是什么?

秦汉前,百姓也不喜欢吃麦子。

后来,随着磨制面粉的工具一步步升级,小麦才逐渐变成主食。

金米是能像麦子一样,慢慢地被老百姓们接受,逐渐变成餐桌上的主食。

可是,若能早一日推广的话,还是早一日推广来得更好一些。

金米的口感是比不上稻麦,但它产量多啊!

多出来的这些粮食能养活许多生民?救活许多性命?

人命关天,推广金米这件事,确实等不得。

更何况,谁也不知道明年会不会风调雨顺。

万一明年大旱、现在又没有提前垦植金米备荒,到时候岂不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让老百姓能吃上饭,在任何朝代都无比重要。

天灾与人祸向来都是相伴而生的,饿肚子才是激发民变的根本原因。

但老百姓们是淳朴的。

只要还有一口吃食,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就绝对不会铤而走险,意图谋反……

贾璋心想,朝廷把推广金米的成效与考评结果的优劣绑在一起,的确是一手妙棋。

只有让那些做得好的人获得上等考评的激励,让那些做得差的人获得下等考评的惩罚,才能让所有人都积极主动地前往田间地头推广金米,才能让地方亲民官们用心做事。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间,三年如流水一般逝去。

在贾璋与各地官员的努力下,大盛各省都种上了金米良种。

朝廷的丁口多了许多,而这一点,也正是老百姓日子好过的重要佐证。

若粮食短缺、日子艰难,贫民之家的新生儿很可能根本都活不到名字登上朝廷鱼鳞黄册的那一天。

在那种情况下,丁口别说变多,不变少都算是老天保佑。

而津海这个新组建的行省,在这三年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海港落地、海运兴发,津海行省的商路畅通,经济也变得繁荣起来。

光是市舶司每年收取的税银,就与津海地区的农业税等同了。

除此之外,津海的春酒、津瓷等产品,也销往大盛各地,给津海的商人、工匠,还有提供原材料的农民都带来了不小的利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原神]阿贝多的恋爱课题  可爱还不够吗?  我家学姐,不是人!  装傻后被阴冷掌印盯上了  他的信息素是猫薄荷  排球部平平无奇的谷川君  朕在狗血文存档保命  [综英美]同事竟是我亲爹  拥抱地心引力  不许招惹  反派又把男主攻掉了(快穿)  三句话,主角受为我抛弃孽徒  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  拜托,我和老婆契合百分!  病弱女帝拯救中  不小心把心上人变成饭团后  [原神]都说了我没想抽真人  扮演刀剑,钓鱼执法  选择C级英雄,我被全网嘲笑三年  穿到民国做裁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