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自己亲身上阵多累啊,还是看看别人怎么打的好了。
朱棣打朱允炆的戏剧性也不少,建文元年就开始打,一直打到建文四年朱允炆下落不明。
在位四年朱允炆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他用了一年不到把叔叔们都削没了,于是后面全是他自己的受难日。
四年里朱允炆做出的杰出贡献就是怀抱着理想主义色彩,大搞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撤冗官冗员。
总结就是改变他祖父朱元璋的某些严厉政策。
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授意的,如果是,那就是朱元璋觉得第二代皇帝得施行仁政。如果不是,那他挺会踩着他爷爷的名声给自己刷好感的。
其实朱允炆除了削藩和搞一些没有任何用处的官名变更之外,政治上还是有一些建树的。
譬如纠正洪武年间门的冤假错案,限制僧道占田数量、将田地均给平民,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等等。
朱允炆的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安抚了百姓。1
但是打仗就算了,削藩这种掺杂了政治斗争的打仗更是碰都别碰。
不少文官集团很喜欢朱允炆,主要是因为这家伙一改朱元璋的重武轻文倾向,大力提高文官待遇。
文武官员本来就互相有矛盾,后来上位的朱棣在文官集团看来同样是个粗俗武夫。再加上朱允炆执政的政策问题不大,因而靖难之役时南京朝廷这边文官还是非常头铁地选择了一直支持朱允炆。
在后来跑去支持朱棣的人里,僧道数量很多,也是因为朱允炆搞的那个“限制僧道占田数量”。
围观群众一边看着朱允炆的文治点头,一边看着朱允炆的武功摇头,对这个偏科型选手实在是无话可说。
朱允炆能被朱元璋倾力培养确实是有一定能力的,就是不太适合当皇帝,适合当个辅政贤臣。
他太理想主义了,很多政策想得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容易引发激烈反抗,比如僧道那个。
朱元璋看完之后皱眉。
僧道这个其实是他留下来的问题,因为他庇佑僧道,所以这些人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并且肆意欺压百姓。
本来该由僧道们服的劳役,被他们强行转给了百姓。
可惜建文新政里这些比较优越的政策,在朱棣上位之后都被废除了,包括对僧道的限制。
不过朱棣后来搞了个《僧道度牒疏》,对全国僧人名册进行重新整理。野史说他是为了找出可能出家为僧的朱允炆,然而考虑到明朝僧道的嚣张,这个更有可能是一次政治手段。
用名册来限制僧道数量,减少无度牒的假僧道借朝廷政策谋利的可能性。
明朝僧道势大,朱棣上位又借了对方的势。直接翻脸打压僧道显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曲线救国比较合适。
然而明朝中后期,对僧道的管理基本就聊胜于无了。毕竟嘉靖都带头修道了,上行下效,谁还会去和他们对着干。
不过这个实际上早在成化年间门就已经管理失控了。
明初为了防止青壮劳动力流失还严格控制过僧道数量,成化二十二年到弘治七年,有度牒的和尚就已经从37万涨到了55万。
这还没算没度牒的野和尚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沙雕渣攻,在线快穿 旅鸟 胆小鬼手拿诡境游戏MVP剧本 反派BOSS饲养手册[西幻] 被攻略了,我装的/他们以为我被攻略和我分手后 剑尊不太对劲 总有渣O想重生 夺光 [原神]间谍也能称霸提瓦特 在魔法学院被龙碰瓷了 武侠之单挑全世界 上门兵王 机械美人[无限] 我在精神病院讲鬼故事[无限] 我老婆是无限游戏BOSS 我,小鱼宠,君主克星! 死遁后宗门小霸王对我真香了 为什么?这明明是本替身虐文[穿书] 怎么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汉化组包浆马甲炸了红黑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