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崇祯十五年 > 第1229章 夺门之变(一)(第4页)

第1229章 夺门之变(一)(第4页)

案件原本到这里就结束了,不想张生并不放弃,他千里迢迢,跑到京师来告状。

而且他非常聪明,没有直接到刑部、大理寺,而是先去了《三文日报》。

于是,这件事就被捅了出来。

随后在朝堂里掀起了风波。

——随着这些年改革的推动,隆武帝一直在有意无意的罢黜顽固的老官吏,启用思想开明的年轻官员,渐渐的,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改革开明派,他们对于妇女丧偶改嫁之事,趋向包容,因此,面对东昌府张氏一案,他们都认为聊城县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后面的东昌府和山东按察使衙门,都是曲解了法律,或者是屈从了固有的恶俗。

因此,他们主张重审。

但另一派却坚决以为,东昌府和山东按察使衙门的判决是正确的,更何况,自大明开国起,就大力鼓励孀妇守节,张氏试图改嫁,已经是违反了良善,夫家问责,何罪之有?如果问责了夫家,以后是不是要放任妇女改嫁了呢?

两派激烈争辩。

但大明有律法,隆武帝有诏令,司法问题,不是行政官员可以关涉的,连内阁都不行,一切都得看刑部和大理寺。

于是,战场转移到了刑部和大理寺。

双方旗鼓相当。

关键时刻,一个人站出来反对重审。

其人叫姚文然。

他是两春坊出身,是太子的老师,朝里朝外很多人都知道,他和太子走的极近,是为太子的心腹。

案子闹的这么大,《三文日报》连日评论,太子不会不知道。姚文然站出来反对重审,事先不可能没有和太子商议。

也就是说,姚文然所说,应该就是太子的意见。

因为姚文然的关键所说,刑部大理寺遂定论,东昌张氏一案,不再重审,以山东按察使衙门的判决为最终判决。

……

返京途中,隆武帝朱慈烺看到了这个案子,他眉头不由就皱了起来……

……

腊月十六,隆武帝回到京师。

太子朱和埕带文武众臣出京师二十里迎接。

隆武帝问起京中之事,太子一一回答,隆武帝听后默默,因为太子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东昌张氏案。

或许在太子看来,这不过是小事一件,用不着惊动父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大渣攻逆袭系统  审神者是真的  法治社会,文明驱邪  重云的友人帐[原神]  重生60之天才儿子变态妈  快穿之淡定围观  行路难(高干H)  虐文女主摆烂了[快穿]  要让狗卷成为龙骑士  怀了渣攻白月光的崽  他和她和它(1V1H)  脸盲的我怎么成了名侦探?  玫瑰万有引力  被迫海王之后(NP,高H)  完美失控  我在娱乐圈搞硬科普  娇妻难为:BOSS大人请节制  平平无奇JK竟在论坛混成传说  云璧苍苍  逃生片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