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件事上,李复的所作所为更让他敬佩。
当时他下旨时,李复甚至还多次劝阻。
“皇上,朝中有这样大臣,乃是朝廷之幸,百姓之幸。”
“张大人在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之后,还是依然坚持自我,不因惩戒而退缩,虽然他所说之事臣从未做过,但是臣还是佩服他这样的勇气。”
“所以臣希望,在处置张大人一事上,皇上能够酌情考虑,从轻处理。”
“这样也才能不让朝中其他大人寒心。”
这一番话说的不卑不亢,让当时的萧邺十分惊讶。
李复这样的气度,甚至连他都做不到,所以他更加敬佩李复。
在后来的几年里,知道了一切真相之后,萧邺再回过头去看,才发现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多年来,一直有大臣上奏折检举李复贪污受贿,生活奢靡,并且任人唯亲,在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还有谋逆的野心,他都没有当一回事。
这些话在当年的他看来,简直是胡言乱语,毫无根据的攻讦。
其实当时早已有迹象表明李复并不如自己所表现出来的那么伟大。
多次检举李复的大臣被流放外地之后,在几年后突然死亡,并且死因明显有蹊跷,当时他并未放在心上,如今想来,这分明就是李复的报复。
随着一件件的证据被摆到他面前,他不得不开始相信,这一切都是事实。
原来李复所表现出来的完美圣人形象都是假象。
原本一直十分信任,被他当做榜样的恩师,竟然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虚伪至极的人物……这让当时年纪不大的萧邺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誉。
郑誉为人正直,不会趋炎附势,不会阿谀奉承,也不像李复那样懂得拿捏人心,向来有话直说,直来直去,所以在当时,郑誉受到了他的嫌弃,他一直对郑誉十分不满。
明明他才是皇帝,有时候郑誉说的话毫不留情面,一点都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可是,所谓日久见人心,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他才发现,真正为了朝廷社稷着想的人是郑誉。
李复的事情让当时的他大受打击,一度想要放弃,是郑誉及时地将他拉了回来。
所以在此后的多年里,虽然郑誉还是如过去一样,从未有改变,不懂得曲折委婉,直言不讳,他时常对郑誉不满,嫌弃郑誉管得过宽,但也从未真正地想过要对郑玉如何,因为他知道,郑誉的心是好的,与他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使大梁更好。
但是随着他年岁渐长,郑誉这样的大包大揽式的协助他已经不再需要,他已经成长到能够独自处理所有事情,可郑誉依旧把他当作孩童,并且打着为了大梁好的旗号,在很多事情上对他指手画脚,时间长了,他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郑誉总是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对他好,可是,郑誉不明白,如今的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好了。
所以,他跟郑誉之间出现了矛盾。
作为皇帝,其实他偶尔也会觉得累。
即便是像郑誉这样的人,他也不能完全信任,即便知道郑誉绝无可能有造反之心,他还是必须要解决郑誉,因为他不能允许有一点可能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在高专当沙雕dk那些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快穿)回眸顾长安 术式名为山海经 快穿之虐渣还有宠溺你 天书崛起 四合院的病弱女配[七零] 真少爷是荒村小怪物 七零海岛摆烂后妈 人人都爱坏女人 香港1968 网恋男友是天榜第一 名卧底GIN 对不起,我不穿了 魔力涌动 [原神]我的马甲遍布提瓦特 [综英美]失忆反派如何自救 开局一把逆天剑 开门!社区送老婆 大清第一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