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清穿之八阿哥 > 第110章 第 110 章(第1页)

第110章 第 110 章(第1页)

科举取中人员的名单很快报去松锦前线,皇太极忧心战局,根本无暇管他们在朝中的折腾,批红潦草得一个大大的“准”字便几乎占据了半张奏折。

估计是后来又觉得这样写过于简略,显得不够重视,又在后面补了一行小字:卿等皆肱骨之臣,此事诸卿商议即可,朕深信之。

平安拿着那张奏折研究半响,分明觉得自己看见的是:你们全权负责,有事也别来烦我!

吏部着手安排新入仕官员的去处,工部和户部也将新科举中选的五十七人瓜分完毕。

平安和状元郎不小心聊久了一点,那天仍旧来晚一步,不过还是仍旧凭借自己在民间的声望撬到了不少墙角。

吏部管理官员调动任免,承政仍然是平安的三伯伯阿拜,不过他这几年常以老病请假在家中休养,实际能主事的已经成了两位参政。

吏部其中一位参政是平安的先生鲍承先,由他来和平安商议应当会更方便说话,所以被同僚委以重任。

鲍承先的意思是,学子们虽然中选入仕,但因其阅历不深,其中又有年龄较幼者,从学堂到官场恐怕不能很好的适应,需要先磨练自身。

平安也是这么想的,今年的新科举中有一位十二岁的进士,名次颇为靠前,生辰甚至还比他小一个月。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天赋比努力更为重要,人比人气死人,正科举中还有一位年逾六十的,这俩人站在一块儿妥妥祖孙三代。

也怪他没有设置最低参考年龄,毕竟谁能想到,真有人能三年连升,把给他们准备到十八岁学完的课提前学完了。

虽然他不拒绝神童,甚至希望神童越多越好,但这十二岁的神童要是真入了六部官署,即便只是个文书,其他同僚们也受不了啊。

平安和他们商量,

“不如十七岁以下的先入内三院历练一番,等学子们沉淀心性之后,再由吏部经考后赋职?”

这样甚好,吏部两位参政都满意。

传统科举那边问题倒是不大,学子们大多已经弱冠,何况以文法入仕者本来就该去内三院。

平安想要走的主要就是那个十二岁的神童,他年龄小,入朝不便,但去国史院修书正好。

国史院藏书浩如烟海,正适合这种神童自学,他日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一定进步神速,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还能顺便给新科举编写教材,传授经验,一举两得。

至于平安和工部户部提前瓜分好的其余几十位新科举进士,就由不得吏部随意分配职位了。

工部户部一直缺人,早等着这批学子们顶缺,肯定不可能再让他们去修书磨练的。

商贸司要扩展贸易更离不开人,蒙古草原上也有着广阔的商机,海洋贸易更是规模日隆,何况日后更有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所以平安不仅给自己开后门商科取仕,其他能搜刮人才的时机同样不会放过。

鲍承先与户部的刘参政、工部承政裴国珍也算相识,汉臣间难免惺惺相惜互相提携,知晓这两部目前缺人的窘况,鲍承先对他们的要求皆是尽力满足。

文理两科仕子都已经有了去处,到最后有些争议的倒是新科状元的归宿了。

内三院都想要人,三位大学士两位是平安的老师,国史院的大学士则刚答应了自己照拂小孩。

偏帮哪一个都不合适,平安看着三人互不相让,突然对王左感情复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盛放吧黑莲花[系统]  五年作死,三年模拟  最强炊事兵  自贵族学校转学之后[穿书]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位面因果系统  肝帝辞职不干了  这豪门作精我不当了  天月雪  梦回大明春  [综英美]超英界最强辅助  美食鉴定家  顶流妈粉穿成了他后妈  穿书之侯府庶三郎  天选大道  [综武侠]江湖文学城  末世之机械公敌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不断作死后我在选秀综艺爆红了  [综武侠]绝色女主是妖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