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锦衣当国 > 第1139章 帝业,画前(大结局)(第2页)

第1139章 帝业,画前(大结局)(第2页)

几个不甘于如此的王爷想要作乱,想着大明几百年天下,总有人愿意跟随,或许天下景从,结果除了些读书读到脑子坏掉的酸儒,冷冷清清,轻易就被平定,也有一个知道反抗不成,却也不甘心被这么安排的,潞王再得到消息之后,在王府中自尽,在洛阳的福王倒是高高兴兴的去往天津卫,并且还上疏泰昌,想要将自己的母亲王恭妃接出皇宫奉养,这个要求也被答应了。

许宗室出城自谋生路,迁藩王郡王于天津、松江,被认为是一大高明之举,宗室这个无非是给贫苦人一条活路,那些王爷们去了天津卫和松江府,一方面可以就近监视,一方面大大繁荣了经济。

这些王爷手里都有大批的钱财,不想坐吃山空就要做生意办工商走贸易,他们的钱财投下去,哪怕仅仅是在消费,都会让经济大大的受益。

绝大部分的王爷去往这两处之后,一方面是为了朱家的将来惴惴不安,一方面总算从那圈着他们的城市中走出,在天津卫和松江府看到了这天底下最发达最繁荣的景象,都是不亦乐乎,当然,这其中有多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那就不可知了。

更加关键的是,各地宗藩的离开,留下了大批上好的良田和产业,这些田地被定为公田,就是说不管谁在上面耕种,田主的身份是谁,有什么待遇,都必须缴纳皇粮国税,不得减免,然后又有发令,说是虎威七军的士卒军属耕种,服役期间可以获得免税,退伍之后可以减税,这个手段,一方面让中央财政变得宽裕,一方面让王通的统治基础变得更加牢固和广泛。

在万历三十四年开始,就不断的有言官上疏,有大臣提议,说是士绅凭功名免税的法令有害国家,应予革除。

到了泰昌三年,南北直隶两处开始试行士绅一体纳粮的法令,这并不是官员们琢磨着如何利国,而是因为在大明南北直隶这两个最发达的省份,工商阶层对地主们占有大量的劳动力越来越不满,他们最起码要从法令上让囤地耕田吃租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

漕粮运输从泰昌元年就开始改变,节约大量成本,运力更大的海运开始取代漕运,在泰昌二年,因为拨付到河工上的款项大幅度的减少,国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裕。

泰昌五年,将辽宁兵马以及建州和海西商团武装一部分整编成为虎威第八军,驻守辽宁、建州、海西和朝鲜,成立水师海东都督府,以及虎威第九军,驻扎在倭国各处。

……

泰昌五年底,内阁首辅徐广国、次辅吕万才、大学士杨思尘联名上疏,请泰昌顺天理从民心,禅位于冀王。

……

……

接下来,接下来就是一切顺理成章了。

……

“和孙鑫讲,追剿沐家残余不是主要的,关键将南蛮诸国的地盘站住,川楚粤桂不是有不少商人跟着去了吗?让他多想想当年朕怎么在归化和建州打的,凭着我们自己的兵马一路打下去消耗太大,但要是让商团加入进来,那就省力了。”

在书房中,王通说话,边上几人在那里记录,这个马上就要形成旨意发给正在云南的楚国公孙鑫,孙鑫如今是主持对缅甸、暹罗和交趾的攻略,在云南的前明黔国公沐家不肯臣服,企图在云南拥立新帝,这就是被大华所称的“南明余孽”。

不过在变革前,王通就将孙鑫任命为川楚黔滇总督,专制兵马,沐家一有行动,立刻被早有准备的禁军打败,不得已只能是一步步的退到缅甸境内。

沐家经营云南近二百年,根深蒂固,差不多万余兵马跟着他进入缅甸境内,对于孙鑫率领的大军并不急于紧逼,而是远远跟着。

大批商人纠集队伍跟着的大军进入了东南亚诸国,他们眼馋北方商人们获得的财富,他们也想复制这个模式。

“咱们家今后也会有不肖儿孙的,现在我们将地盘打尽可能打的大些,到时候就算是败坏也有底子让他们败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对未婚妻真香了[星际]  我不会打扰你学习的  男团摘下路人光环后爆红了  晚一分心动[娱乐圈]  玳瑁猫承包农场后  无色之王,恃靓行凶  [综英美]快住手,修女才不是这样的!  纳妾记  狂热症的章鱼男仆  生命之塔(无限)  厨师家的吃货小娇妻  变天  怀了帝王的崽后我逃了  全府都知道我在偷偷谈恋爱  她很漂亮[快穿]  大佬一心修道(快穿)  怪朕,误以为攻!  穿成前妻后[系统]  高冷首席求放过  我靠沙雕新闻爆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