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蓝白社 > 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第13页)

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第13页)

试的结果是“九载,绩用弗成”,九年徒劳无功。

之后三苗正好也在叛乱,所以‘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

儒家笔下,四罪就此而成。注意,这是史记里的四罪原因,而非现实。

我寻思,这不甩锅吗?共工被四罪,是因为治水无功?驩兜被四罪,是因为推荐担保了共工,与之同罪?三苗不必说,蚩尤后裔,一直也没融合完,经常闹腾。鲧被四罪,在史记里也只是因为九年无功。

司马迁高级黑啊,这不无能狂怒吗……

以上,有很多很多文言文,我没贴出来,出自《尚书》以及《史记》。

对此,我的评价是……毫无疑问,瞎编的。

上古之人的对话,后来人知道个锤子!

不过我们可以反推。司马迁是基本照抄尚书,只不过孔子整理的尚书里,并没有流放四罪的具体原因,只说举荐啊,试一试啊,徒劳无功啊之类的。

其中关于帝尧,对于鲧的评价,是最早对于鲧这个人的评价。

“方命圮族”,这个评价很有意思,不听命令,危害族人。

这恰好印证了山海经里的‘不待帝命’。

所以别的什么对话,听个乐就行,仅供参考。但是那‘方命’的评价,我们可以认可,因为山海经里也写了。

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的人眼里,帝尧很不喜欢鲧,认为鲧这个人喜欢不听他的命令。

不听领导命令,领导怎么会委以重任?所以帝尧很不想让鲧去治水。

但四岳都推荐鲧,让他试试,所以帝尧很不情愿地让鲧去治水了,毕竟洪水滔天。

我们可以想象,帝尧自己不愿意的人选,他怎么可能全力支持呢?

关于鲧怎么死的,屈原在《离骚》里提及了:‘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婞,倔强固执,不听从。

直,这个不必翻译了吧?意为不弯,引申为刚直。

就是直性子,我认为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婞直,就是顽固顶撞,不圆滑,刚烈直率,脑子不转弯。

屈原这话的意思很明白:鲧这个人因为‘婞直’而死,最终落得暴尸于羽山的荒郊野外。

这也正应了《山海经》里的:“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

还是那句话,我们以山海经为准,《尚书》、《离骚》虽然是东周时期的文献,可既然在这个评价上,与山海经没有出入,说明鲧在先秦时期,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有政治目的,所以他写鲧‘不听命令’,还不止,后面加上‘危害族人’。后面果然害得全族流放,说明帝尧识人之明。孔子这是要衬托帝尧。

而屈原并没有这方面的立场,他是写出《天问》的人,对于一些玄奇、可疑的上古之时,抱有许多困惑,甚至质疑。

屈原直接在对鲧的人设性格上,没有任何质疑,直接评价他因耿直不转弯而死。

我们可以认为,这有很高的可信度,尤其是与山海经对应上了。

那么,看到这里,我想你们也已经梳理出历史原貌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级美食主播  香色倾城  官道  大魔王娇养指南  非分之想 完结+番外  我以为我是女主  烟花江雨夜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重生之俗人一枚  秘书长  重回八零养媳妇  秘书长3·大结局  挂职  挂职2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  秘书长2  领导司机:名利场小人物必修的权谋心经  红男绿女  养了两年的纸片人是大人物  大戏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