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第三代作者,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直接往上加自己的想象了,直接把一些东西艺术加工了,强加了主观臆测。
‘夸父不量力’这种话,就是第三代作者加入的。
得亏现存山海经中,还有第一批作者所写的‘夸父与日逐走’这种冷静文字留存。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最早山海经只有图,没有字,都是后来加的。
我想说,只有图的话,谁能写的出山海经?
相貌可以看图写,叫声呢?后人是怎么知道叫声的?还有一座山叫什么名字,这个难道是光看图就能知道的嘛?
所以画图者,至少同时期就有人配图写了文字。
总之上古有人画了图,还注释了少许的文字,可能很少很少,但一定有。
那批文字,是最冷静和简洁的。
之后夏商西周的人总结一遍,春秋战国的人总结一遍,再加上删除了很多,以及失传了图,所以山海经现在才真伪交加,虚实难辨,荒诞离奇。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子、庄子这伙人,就是特别有瑰丽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文人。
他们的存在,使得山海经多了不少主观艺术加工的文字。
回到玄冥。
其实很好解释,帝俊后裔禺豸虎是东海神,而在大荒北有个儋耳之国,都是禺豸虎的后裔,姓任,吃谷子。
禺豸虎的后人禺强,也就是玄冥,成了北海神。
其中禺豸虎则乘两黄蛇。玄冥乘两赤蛇……也乘青蛇。
可能就是一代作者写赤蛇,二代作者一看图,寻思这颜色大概是青色吧?于是写青蛇。
就这么简单,图的颜料黑化了。
总之,以上一切,都是我想说:山海经有一个或一批上古超级作者。一些矛盾或重复的地方,都是夏商周时期的普通作者写的。
我为什么说一个超级,一个普通呢?
因为一个是看了实物写的,一个是看了图写的。
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很难想象,山海图与经,是怎么写出来的。
最早的作者,仿佛周游了全球……
因为山海经是一本全球性的地理风俗志。
关于这一点,山海经原文竟然略有提及。
《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同上,‘一曰’之后,我们可以视为夏商周使其的二代普通作者写的,他们看图不知道这个‘帝’是谁,而根据他们那时期的传说,觉得应该是大禹,所以就加了后面那一句。
前面我说了:你们这些二代普通作者写的,我不听我不听。
我不管前半段是不是原初版本,但至少‘一曰’后面,绝对不是原初版本,而是起码夏朝以后了。
不得不说,‘帝命竖亥步’这段话牛逼大了,从东极走到西极,丈量路程,这是上古时期干出来的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戏骨 重生之俗人一枚 重回八零养媳妇 挂职2 官道 秘书长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 领导司机:名利场小人物必修的权谋心经 非分之想 完结+番外 秘书长2 红男绿女 香色倾城 我以为我是女主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秘书长3·大结局 烟花江雨夜 养了两年的纸片人是大人物 神级美食主播 挂职 大魔王娇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