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中文网

红石中文网>僵尸 > 第二章 当教堂墓地传来死人睡醒的呵欠声(第4页)

第二章 当教堂墓地传来死人睡醒的呵欠声(第4页)

的确,在美国所有的州中,俄亥俄似乎是某些盗墓分子的沃土。这很大程度可能归咎于一位特别的人:“老狐狸”,一位爱尔兰人,血统可疑。他向俄亥俄医学院兜售“挖出”的尸体。他报复心很强,当一些医学院学生跟他玩弄诡计时,他就把患天花而死的尸体塞给那些人,让他们也感染上这种致命的病。

19世纪后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盗墓,一些偏远地区的死者亲属雇用带武装的守卫,在坟墓附近看守着刚过世的亲人。这仿照英国那些老国家的做法,反映了普通人对这些“盗尸鬼”的夜间活动感到惊恐。纽约户西城的盗墓人罗德里克·库洛向知名解剖师阿姆斯特朗兜售尸体,手段极其残暴,促使罗斯·沙拉葛(Sharague)(卒于1846年)的亲人写下了以下诗行,这首诗后来刻在她的墓上:

她的尸体被恶魔男子偷去,

她的尸骨被解剖,

她那为我们所信任的灵魂,已经上了天堂,

天堂没有医师

19世纪中叶至晚期,盗墓者的形象,在人们脑海里挥之不去,几乎涵盖西部所有地方,甚至零散散布于这个时期的文学中。例如,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杰里·克朗彻的父亲也如杰里一样涉足这一恐怖的生意,而诗人罗伯特·骚赛(1774—1843)在他的诗歌中,把盗尸称之为“外科医生的警告”。他甚至详细叙说了打包卷尸者的活动,以及他们可掌控的金钱。

但此类题材最伟大和受欢迎的作品,当数出自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之手笔的《盗尸犯》。这本书对伯克和哈尔,特别是罗伯特·诺克斯的活动进行了描写。这个故事已经深入众多读者的思维中,而且整个19世纪,尸体从坟墓爬起以及从僵住昏迷中醒来,让人们不寒而栗。当时有一篇署名为“L.R”的作者,在1827年伦敦杂志上写了一篇当时流传很广的文章,题目叫《盗尸之乐》,把复活尸体深深烙在大众的脑海里。但当时也有其他说法构造了回魂尸体的形象,其中包括吊死鬼。

半吊不死鬼

通常,被处以绞刑的罪犯因为突然下沉,颈部断掉而死亡—大多数情况,是用绳套套在喉咙上。但是,有时候,出于种种原因,犯人的颈脖没有断,犯人被慢慢勒死或窒息而死;有时候,绞刑完全没有达到目的,犯人颈上的绳子被切断放下来后,依然多多少少还活着。由于判决已经被执行,而绞刑失败被认为是“天意”,犯人不可重新处以绞刑,除非他们自己或家人提出要求。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一些刽子手行刑后会拉一下受刑尸体的双腿,确保他们的脖子即刻断掉。但是,随着法律变得更加正式(特别是在英格兰),这些刽子手可能被指控为谋杀犯,所以很少有刽子手会尝试这种仁慈之举。那些被砍下来的被称为“半吊鬼”,其数量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多。但这样子逃过绞绳,或许并非就是一种幸运。很多情况下,当受刑的人将近被勒死时,他们的脑袋供血已经中断,好多被砍掉绳子生还的人无法正常思考,无法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必须有人照顾,正如一位作家指出,处决而死,远比生不如死好。“半吊鬼”这个词成为了辱骂和讽喻之词,人们用这个词表示一个人精神上无能力或能力有限的人。

事实上,酒吧和酒馆里会演唱几首关于半吊鬼的粗俗歌曲,例如,1728年,玛格丽特·狄克逊因为谋杀自己的孩子,在爱丁堡的格拉斯广场被处以绞刑。她的尸体被砍掉绳子放下来后,搁在一辆手推车上,沿着鹅卵石铺就的街道被运送至停尸间。中途,刽子手和车夫停下来走进一家酒馆喝酒,在里面吃了点点心。不想,“尸体”自己坐起来,让周围的路人大吃一惊,惊恐万分。似乎手推车的颠簸让玛格丽特复活了,她不是完全死亡。人们把她带回家,几天后,她几乎完全康复,但她跟以前不太一样。在她被执行绞刑的时候,她丈夫宣布成为鳏夫,按照苏格兰法律,他们俩必须重新结婚。这个故事,催生了几首关于“半吊鬼玛姬·狄克逊”或“半吊鬼麦格”的歌曲,这些歌曲非常猥亵,但在苏格兰和其他地方极其流行。吊死的尸体从运尸车上复活的吊死鬼,在爱丁堡的老百姓心中留下恐惧的印记。但玛格丽特·狄克逊并不是唯一一位如此“知名”的吊死鬼。

1736年,弗纳姆和哈丁这两位谋杀犯在布里斯托尔的圣米迦勒山被当众处刑。当他们从刑架上放下来时,还活着。弗纳姆被带到一位外科医生家里,他苏醒过来,揉揉膝盖,跟几位在场的人握手。但他并没有逗留很久,不到天黑就死去了。但是,他的同伴耶和华·哈丁也苏醒过来,此后好几年身体都处于健康状态,人们称之为“半吊哈丁”。他依然居住在当地的感化所监狱里,成为人们好奇打听的对象,有很多人来看望他,甚至施舍钱。但是,跟玛格丽特·狄克逊很像,他也是那些带有恶意的粗俗咒语的受害者。

这种粗俗的咒语很可能影响了另一个类似人物的决定:著名的爱尔兰杀人犯“半吊鬼”麦克纳顿(Half-HangedMcNaghten)。他真是的姓名是约翰·麦克纳顿(McNaghten),但是在1752年,他被判谋杀了他的前恋人玛丽安·诺克斯(Mary-AnneKnox)。在利福德(Lifford),当绳子在他执行绞刑断开的时候,他要求再拿一根来。“我将永远不会被叫做半吊鬼麦克纳顿”,他断言道,但是讽刺的是,他还是被吊死了。

在美国,也有它自己关于“半吊鬼”的版本和诗歌。在17世纪80年代,玛丽·韦伯斯特(MaryWebster)在马萨诸塞州的塞伦(Salem)附近以巫师的罪名被吊死了,这个事件要早于著名的塞伦女巫审判。当砍断绳子把她放下来的时候,她还活着。尽管她似乎从历史的篇章中消失了,但是她的名字仍然继续存在在美国一首叫做“半吊鬼玛丽”的古老诗歌中。

被行刑的尸体再次复活的思想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社会中传播了一种恐怖的兴趣。事实上,看见玛格丽特·狄克逊从停尸车上复活的所有人中间产生了一种恐惧,这个事件在她真正死去很久以后一直很出名。这可能跟古代中世纪那些大众观念中的维京战魂和其他类似恐怖有关,并且把僵尸的观念与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之相关的还有当时流行的一些宗教观念。

召唤鬼魂

从1730年到1740年,这是一个宗教狂热的标识性时代,也就是后来美国东海岸所说的“第一次大觉醒运动”时期。那时,有很多关于“死去基督教徒”地位的争论。当时有一个大家坚信的事——不止在美国,在欧洲也是——就是人类即将面临“世界末日”,耶稣不久将回到这儿,把忠诚的信徒带到天堂。但是被带走的身体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这个争论持续了很多年,并且在1780年5月19日的黑日(DarkDay),即美国整个东海岸见到了一次日食这天以后,成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焦点问题。这被认为是无可争议的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证明。然而,在这件事发生前不久,一些更加偏执的宗教组织已经采取了措施,来保证当耶稣降临的时候,用他们的肉身来欢迎他。

其中一个团队的创立者曾是夏德拉克·爱尔兰的信徒—他原先跟随的卫理公会派教徒乔治·怀特菲尔德,是一位奇怪的传教士。然而,在18世纪60年代,他成立了自己的教会,其成员被称为至善论者。有时候别人把爱尔兰描述成浸信会教友,有时候又把他形容为初始循道会教徒。他鼓吹“圣人”(神灵)的肉身不可腐烂,甚至在死后也不会腐烂。因此,在最后的世界末日那天,基督期望他的信徒们复活起来,从坟墓里完整无缺、身体毫无腐烂地苏醒过来,跟他一起。爱尔兰布道说,他并没期待正义之人能穿越墓地周围的泥土复活,响应基督最后的呼唤,因此至善论者的信徒们开始在新英格兰的山脚下建起石室,死者被放在石室内的石板上,等候基督的呼唤。其他规模较小的团体也接受他的传道,采取了相似的行动。即使爱尔兰教士及其信徒仙逝已久,但他们所宣扬的不腐烂、无遮盖、未盖棺的尸体躺在山脚下等候复活,这一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期美国人的思维,因为在他死后,很多信徒成为圣母安·李的教徒。

所有这些流派—中世纪时认为尸体复活后很暴力,到后来盗尸者的活动,半吊不死鬼以及神圣的尸体等候上帝最后召集—一起影响着人类的心理,让人们认为死人“不过睡着了”,可能为了某种目的,随时从坟墓里醒来,四处晃悠。为了让人们对此有更完整的理解,我们需要了解另外一方面的要素,而这要素来自古代埃及。

埃及绞刑

和其他古代民族一样,埃及人也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当然,死亡标志着人在尘世生活的终结,但在坟墓之外,尸体可复活,继续像在凡间一样活着。尸体为了复活,必须下落到地狱—地狱名叫Nun—在那里,尸体潜入原水中,再浮出来,开始了死后新生。为此,尸体必须保存完好无缺。因此,古代埃及人会把尸体干化,用泡碱(一种钠基元素,含防腐树胶,有助于尸体“干化”,防止尸体器官形成细菌)敷在外面,用绷带裹住,再将尸体放在坟墓里,让其准备转世。这过程花费昂贵,很多情况下,能批量进行木乃伊处理的往往是富豪和贵族—特别是埃及法老或领袖,他们相信他们奥西里斯的化身可以转世回来,因此需要保持完整尸身。虽然古代埃及人并非是将尸体做成木乃伊的唯一民族—南美洲边境的秘鲁/智利,也有相似的风俗—但埃及木乃伊无疑是最出名的,很大部分是因为人们公开挖掘他们的坟墓。

埃及学—参照埃及历史和人类学而对埃及古代文物和遗产的研究—早在19世纪早期已经成为一门科学,但直到20世纪早期,埃及学才在西方引起关注。

在尼罗河西岸,与底比斯古都(现代的卢克索)隔河相望,有一个名叫帝王谷的大谷系,帝王谷或帝王之门,这是法老可能经过的通往来世的门。这是一个大墓地,埃及很多帝王埋葬于此。事实上,在希克索斯王朝垮台后(公元前17世纪统治中央王国长达108年的一群外国统治者),很多统治古埃及的法老依然光彩动人。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很多探险家和人类学家听到与帝王陪葬的珍宝的故事(虽然并非都如此),为之吸引,而来到河谷。为了保护帝王谷和坟墓,很多谣言传开了。流传最广的谣言认为很多墓地都受诅咒,而且闯入墓地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这就是“法老的诅咒”,对那些玷污了神圣葬地的人进行超自然报应。而且,浑身被绷带包着的尸体也与此相得益彰。愤怒的木乃伊也如同古代的维京第拉乌戈一样,从石棺里爬起来,追逐亵渎他们坟墓的人,甚至对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施暴复仇和谋杀。

数个世纪以来,埃及的一些当地民间传说一直保留这些故事,但在1922年,此类传说突然在西方引起很大的关注。这一年,埃及古物学者和人类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历经了15年之久的搜索后,终于找到了图坦卡蒙的坟墓。虽然在前几个世纪,人们已经发现和探索了很多国王的墓地,但卡特依然确信这位少年国王的坟墓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帝王谷里。1907年,在卡那翁勋爵的资助下,他开始了寻找之旅,在1922年11月他似乎找到了。这个墓里有丰富的珍宝,多得让人惊奇,这引起人类学和埃及学界的极大兴奋。但是,法老的诅咒开始萦绕着他们。据说,墓里篆刻着象形文字铭文“惊扰了帝王平静的人,很快将要死去”。因此,卡特和他的支持者擅自闯入墓地,有可能受持续万古的报应,遭受毁灭。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受到此类警告,但民间流传着好些关于图坦卡蒙墓地的传说,这成为流行神话的一部分,抓住了西方大众的想象力。对于很多人而言,埃及依然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裹着寿衣的木乃伊的“存在”,或许让人们相信了可怕的诅咒,这对人们有着可怕的吸引力。资助卡特探险的卡那翁勋爵离奇地突然死去,这似乎让人们相信咒语灵验了。似乎,勋爵被一位守门的木乃伊勒死,而他的面容也刻意隐瞒住了群众。或者某种可怕之人从墓地里出来,在人间跟踪他走了大半生。

在现实中,卡那翁勋爵在埃及时,被蚊子叮咬了—伤口几乎痊愈,但他刮胡子时突然刮掉了伤口。血液开始中毒,导致勋爵逐渐死亡。1924年,诅咒似乎又灵验了,当时另一位资助者—乔治·杰·金—探访了墓地之后,很离奇地死亡了。民间也流传很多在墓地门口逗留过的人,包括卡特本人,都奇异而过早地死去。在现实中,50名靠近坟墓的人中,只有8位很快死去,而且所有都因为自然原因而死。卡特本人一直活到1939年,64岁那年死于淋巴瘤。然而,咒语与包着绷带的尸体从墓地里爬出来紧密相关,这种观念在人们想象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好莱坞的解释

对这些故事最着迷而又颇具影响力的,要数好莱坞。法老的诅咒可能让人怀疑,但在电影行业却能赢利。多年以后,卡特的惊人发现依然创造出大新闻和兴奋,电影公司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埃及沙漠里的恐惧事件。虽然之前已经出现几部此类题材的小电影,第一部大片“木乃伊电影”—名字就叫《木乃伊》—于1932年现世。电影由卡尔·弗洛恩德导演,由传奇人物鲍里斯·卡洛夫担任主角,他一直都被认为是“恐怖之王”。这让不知情的西方观众看到了一心要复仇的蹒跚尸体形象,而且深深留在欧洲文化中。随后的几部电影—《木乃伊之手》(1940年出品,二流电影牛仔汤姆·泰勒主演木乃伊);《木乃伊之墓》(1942年出品,由著名的伦·查内担任主演,他也出演随后几部木乃伊电影;《木乃伊之鬼魂》(1944年出品)以及《木乃伊的诅咒》(1944年出品)。虽然木乃伊不如吸血鬼和狼人的故事那样受欢迎,但依然能让人惊悚,在这个时代的恐怖文化中占有着一席之地。

最近,随着斯蒂芬·索莫斯的《木乃伊》(1999年出品)以及《木乃伊归来》(2001年出品)的上映,木乃伊似乎又让人们找到了新鲜的刺激。这些电影带动了大量的配套书籍和商品,很多至今依然流传。在商业社会里,蹒跚的尸体依然有利可图。加入了木乃伊元素后,人们对行走尸体的认识几乎完整了,大众自然而然地把僵尸与邪恶和恐吓联想在一起。僵尸也代表了所有异形和恐怖,他们的外形对普通人毫无益处。还有最后—也很重要—的元素,让很多人给僵尸及其一切下定义。这个元素来自非裔加勒比人的宗教和民间传说。这就是僵尸的概念。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这支丁香为你栽  嚣张小妞,摘掉面具吧!  亡灵  骑士风云录  九尾狐之恋上小书生  革命吧女神  全职天王  神医高手  天域魔方  驭鲛记(与君初相识原著小说)  像六哥一样活着  鱼馆幽话3:梦川璃歌(上)  美漫法神  我是葫芦仙  摩西大陆之灵魂枷锁  帝王妻  怪客书店Ⅳ  霜寒之翼  鱼馆幽话3:梦川璃歌(下)  法师维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