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玄源的大道的终点,不会是混元之境。
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大道终点只是混元之境。
可以说,确定自身思想核心的举动,并不会比玄源之前为自己确定大道法则的修行方向来得轻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更加重要。
因为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是这个人的思想。
而所谓的行动,也不过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展现在外界的动作罢了。
如果没有类似的想法,那人永远也无法做出相应的动作。
也就是说,一旦有所动作,那必定在自己的思想之中,那么它占据的比重并不大,哪怕只是在特殊时期它才在自己的思想之中占据上风。
其实想要总结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来说旁观者会看得更加通透。
就好像《论语》,它其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总结出来的关于孔子的言行罢了。
至于《春秋》,不过是孔子总结前人文章之后的所得。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老子创作出的《道德经》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让玄源做出类似于《道德经》这样的著作,根本就不现实,至少玄源明白自己做不到。
能够从自己出世至今的一切举止之中,提炼自己思想的核心,就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了。
当然了,玄源也不是一开始就想要直接定下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这并不现实。
玄源一路走来,从来都是脚踏实地的。
在归纳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也不会例外。
所以,玄源打算由繁化简,先归纳出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的选择的某些关键字。
最终再由这些关键字之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核心。
如果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从自己一路走来的每一次选择和决定之中提取的。
那这个核心至少符合玄源之前的本心。
至于它符不符合玄源未来的本心,那还需要玄源不断的展望未来。
事实上玄源的选择并没有错。
《论语》不也是根基孔子的言行归纳出来的吗?
既然这条路可行,那玄源同样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归纳完这些信息之后,哪怕没有办法让玄源直接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个核心,可至少也能够为自己指明思路。
到了那时,玄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说不定就能够脱口而出了。
玄源开始回想起自己出世至今的经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冷感 失忆陷阱 新年大吉 他从雪中来(古言h) 逆流1999:重返野性年代 从木叶开始种田加点 反派他太过美丽[快穿] 任你哄 一个人赏樱(H 短篇合集) 我能采集万物 入赘小少爷(女强 憋尿) 隐疾 夏以昼 她 黎深 常温 穿书后总拿错剧本 体育委员和他的小绵羊 三個人的圓舞曲 王者荣耀重返巅峰 港岛有雪 绝世丹妃要逆天 戏是演不了一点,我要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