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什么呢?几乎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学习热情和态度都有了明显改善,其中部分学生的成绩更是进步明显。结果似乎非常光明。
但是,当实验结束之后,后续的跟踪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急剧降低,甚至跌破了实验前的水平,出现了缺勤、厌学、成绩下滑等等现象。一项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计划,竟然造成了反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长期以来的金钱激励,已经把这些学生的期望拉得非常高。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回路:考试成绩好,就能得到奖金。
而当这个回路被打破,他们所面临的,就是跌入深渊的失望。这种失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要远高于激励所带来的正面情绪。这就是期望的力量。
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取消奖金激励,无非就是回到之前的情况罢了。你实际上相当于挣了好几百。但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也就是说,长期激活奖赏回路,会改变我们大脑的部分结构,使它被调整到高水平期望的状态,从而产生戒断症状。
是的,你一定看出来了,这本质上,就是成瘾的机制。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部位,一个叫做前额叶皮质,负责决策;另一个叫做腹侧纹状体,负责激励。
当我们作出有益选择的时候,腹侧纹状体释放多巴胺,提高我们对情绪的感受能力,使我们感受到兴奋,从而推动前额叶皮质继续作出相同决策,对行为产生正反馈。
这就是一个奖赏回路的过程。
kuss 和 griffiths 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成瘾性药物,会阻塞多巴胺受体,使它接收不到多巴胺,从而刺激大脑大量分泌多巴胺。这些多余的多巴胺聚集在神经突触间,会导致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长期重复这个过程,神经细胞就会适应这种状态。一旦停止摄入药物,神经细胞适应不了低水平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戒断反应。
也就是说,通过剧烈的刺激和奖赏,我们的大脑,会被我们一步步推到「高水平」的期望状态。
一旦我们满足不了它,就会带来强烈的失落感和痛苦。
这种痛苦是难以忍受、难以控制的。因为这个时候,是我们的大脑失去了控制。
不仅仅是成瘾性药物,包括游戏,信息,乃至一些行为,都可能具备成瘾性,将大脑的期望水平拉高。
两个实验分别都证实了:与不玩游戏的人相比,经常玩游戏的人,腹侧纹状体灰质更多、对血氧的需求也更旺盛。简而言之,跟药物成瘾的人大脑结构是相似的。信息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习惯了什么呢?买大量的书,却一本都不去读;刷大量的信息,却完全不去思考;我们越来越读不进深度内容,看不下去长文章。
原因就在于,大脑已经习惯了高频、强烈的刺激,期望水平被我们人为地调得太高。我们再也坐不住了。
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习惯于通过游戏、综艺、信息,来不断获取刺激,强化自己的奖赏回路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现实世界的压力。
媒体和自媒体们,不断渲染着金钱、财富、阶层、世俗的成功,不断地制造出一个个逆袭和阶层跃迁的例子,不遗余力地为我们描绘一个理想世界:
有房有车,有流动资金,每年2次出国游,孩子必须留学,最好藤校,财务自由,这才是成功人士的标准。
——按照最新的说法,这好像已经降低到中产阶级的标准了。
直接报结论吧:估计正确的人只有10%,高估的人是30%,低估的人达到了60%。
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有60%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实际上他们的境况,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
所以,很多人说,我们如今都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焦虑」的社会中——低于中产阶级的人,焦虑着想要挤进中产阶级;位于中产阶级的人,又担心自己阶级跌落。
这种焦虑,是谁给予的呢?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外界。
外界的压力,把我们的期望无限制拉高。对比着媒体为我们塑造的生活标准,再看回自己的现状,焦虑便无法抑制地产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仙尊下凡录 八零离婚夜,一吻封缄偏执前夫 洪荒之仙神纪元 史上最强导演 正当关係 JOJO-暗杀者 碎星野 野外遇豹 惊!暴君的团宠崽崽下凡了 伊底帕斯的诅咒 天地有寿 最大权限 重生封神世界的小妖怪 老虎的低音 凡灵诛天传 娇气小祖宗,禁欲大叔拿命哄 刀神传说之刀神李流水 真相漩涡-推理篇 重生之超级工厂 将你从恶梦中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