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跳出思维的圈子,站在思维的高点,避开思维的盲区,挑战思维的局限,才能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生活中,工作中,都是如此。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穷。
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亲要责骂他贪婪。
有白米饭就咸菜,墙上还有鱼,已然是十分不错了。还有更多的人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观音土,更有人互换孩子杀了吃……
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无妄之灾。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
这是一些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的直接原因,穷日子过习惯了,过出了心理阴影。
露丝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
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露丝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
经常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露丝奶奶。
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只有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她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
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
一些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
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一位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
“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
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怕吃亏。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
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
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
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人的幸福。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
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
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
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
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
机会成本:放弃掉的鱼,是选择熊掌代价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出自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因为你吃这顿饭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谈一笔100万的生意,你把时间用于吃这顿饭,就失去了这些本来能有的价值。这也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对其的定义是这样的: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有点迷糊?让我来再举一两个例子,你就秒懂了。
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凡灵诛天传 刀神传说之刀神李流水 重生之超级工厂 JOJO-暗杀者 重生封神世界的小妖怪 史上最强导演 真相漩涡-推理篇 娇气小祖宗,禁欲大叔拿命哄 碎星野 野外遇豹 正当关係 八零离婚夜,一吻封缄偏执前夫 将你从恶梦中唤醒 仙尊下凡录 老虎的低音 伊底帕斯的诅咒 惊!暴君的团宠崽崽下凡了 洪荒之仙神纪元 最大权限 天地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