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看到一个大胖子,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他肯定特别爱吃才这么胖”,但是其实他真正肥胖的原因,是因为某种疾病;看到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对儿子比女儿更好,大部分人会想“肯定是因为重男轻女”,但是其实在这个家庭里面,只有女儿是亲生的,父母为了不让领养的儿子产生负面情绪,所以给了他更多的关照。
往往我们才刚了解到的事情,惯性思维却早已在脑海下了判断。这样的情况越多,我们看到的世界就会越窄。
比起不努力更可怕的事情,是带着局限的思维去努力。
因为知道了很多所谓的“道理”,形成了固有的“观点”,从而很难寻找新一轮的“突破”,这是不少人都会遇到的挑战。
偶尔有一件你觉得自己喜欢并且可以去做的事情,不巧遇上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这件事是多么难完成,完成的几率是多么的低,你想了想发现那些问题的确是有一定难度,背后的代价可能会有些沉重。
你犹豫了,你退缩了,你就这样与你想做的事情失之交臂。
你完全忘记了你要做的,应该是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而不是直接放弃这个选择好让事情一了百了。
“这件事情很难完成所以你也不可能成功”和“这件事情很难完成但是总有人会成功”之间的差距,就是前者只会盯着失败的案例,而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曙光。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家长这么说过:“学习都那么紧张了,还想着玩,成绩肯定好不了!”
但是其实很多学霸,都很会玩。在开放性思维里面,很多事情不应该处于对立的位置,而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现在,我们总是在说三观的话题,思维模式其实也是一种三观的体现。
所谓正确的三观,不是一定要说你对他错,而是应该允许你对,也允许他对,允许这世上有无限种可能。不然,你所追求的“正确三观”,也会成为你的局限。
每个人都在不断校准自己的人生,直至变成一条路,但你要相信,无论你或者别人有多么成功,没有哪一条路是绝对正确的。
思维越局限,明天越危险。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生命的圆圈,他就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当我们习惯用同一种思维看问题时,我们就容易被当前的已知条件所束缚,很难找到近在眼前的那条帮助我们腾飞的切线。
有人说,比守身如玉更可怕的,是守脑如玉;比平庸无知更恐怖的,是思维的固步自封。
世间最了不起的才能,是思维的独创性
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因此朝廷常常以诗句为主题,并以“按题作画”的方式来考验画家。
有一次,主考官给出的命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要求画家按诗句内容来作画。
有的画家重点关注“踏花”,便在纸上画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瓣,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
有的画家关注“归去”,画了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时疾速归来;
有的画家则关注“马蹄”,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极其醒目……
而那个“香”,却只有一位画家匠心独运,表达了出来。他的画面是:黄昏时,一位少年骑马归乡,几只蝴蝶围着马蹄蹁跹飞舞。
几只简单不过的蝴蝶,成为了本画的点睛之笔,该画家也因此成功入围。
无独有偶,在一道题目为“深山藏古寺”的考试中,大多数画家用大篇笔墨勾勒了崇山峻岭,蜿蜒小路,以及若隐若现的山巅古寺。
只有一位画家构思精巧,没有画古寺,反而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画了一个挑水的和尚。
这便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奥妙所在。只有跳出既定的圈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对于画家来说,难的不是画画本身,而是画家赋予这幅画的思想和灵魂。
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为文学家老舍画了一幅名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水墨画。奇妙的是,画面上没有蛙,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连连。
莫泊桑说:才能是来自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刀神传说之刀神李流水 重生之超级工厂 八零离婚夜,一吻封缄偏执前夫 伊底帕斯的诅咒 娇气小祖宗,禁欲大叔拿命哄 真相漩涡-推理篇 老虎的低音 惊!暴君的团宠崽崽下凡了 天地有寿 JOJO-暗杀者 重生封神世界的小妖怪 正当关係 凡灵诛天传 洪荒之仙神纪元 将你从恶梦中唤醒 碎星野 最大权限 野外遇豹 仙尊下凡录 史上最强导演